第三十四章 遭慈亲忧

武皇帝所置,掌论议政事,人数有三十人,上朝时站的又远,平常也只偶尔上疏发表议论,皇帝对这些人都没认全,一时竟不知道这等六百石的散官中,还有谁住在寸土寸金的北阙甲第。

“是宋贵人家的大人。”穆顺察言观色,细声说道:“陛下册立皇后的时候,不是还给了两位贵人的家人赐了宅邸么?”

“喔。”皇帝记起来了,宋都的父亲宋泓原是常山太守,因年老返乡,在册后之前他就给赐了中散大夫的职位,那时还引起了朝野揣测,以为他要立宋都为后呢。

皇帝注意到穆顺眼底的疑惑,解释道:“当时中台敬献嘉赏外戚的奏表我也看过,记得是给他与伏完各赐是戚里的宅邸,倒是没想过他会住在北阙甲第。怎么,戚里的宅邸不好住?”

戚里是汉代外戚聚居的地方,故名其里为戚里。

“据说是戚里荒废百年,破的连里门楼亭都没有,里面早已为寻常黎庶分居而住,不太安静,长安令也不好强迁。而宋家正好在北阙甲第有间宅邸,其世交好友也大都住在那里,所以为了交往寻友方便,便搬到那里去了。”穆顺说完,到底是看在宋贵人的面子上代为解释了一通:“这不是看不上陛下的赏赐,据说宋家正在出资修缮里门、宅邸,准备过些时日再搬进去住。”

“随他去吧,反正舅父也住在北阙甲第,戚里也没说一定得要外戚入住。”皇帝表面若无其事,心里却是有些不高兴,人家伏完倒是可以‘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他宋泓就不行?

穆顺有些捉摸不透皇帝语气里的意思,也不知道这个‘舅父’到底是指王斌还是董承,反正皇帝在心里不太乐意就对了。

他默默将此事记在心里,也不说话。

“你继续说,贾公哭的时候,宋泓上前安慰,都说了些什么?”皇帝接着问道。

穆顺对此事打听得清清楚楚:“也没说什么,就是些寻常辞令,夸贾公纯孝至诚。”

“是么?”皇帝抬眼瞧了下穆顺,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敷衍似得应道。

等到第二天,贾诩请求回乡为母守制的奏疏一经呈上,朝野原本对贾诩的或好或坏的议论登时缓解了不少,毕竟死者为大,而且众人也都勉强达到了他们的意图贾诩至少在一年半载的时间是不能重返朝堂、影响皇帝了。

事情本该就此结束,可偏偏在这个时候,随着又一道劾奏的呈上,似乎把准备将最后一只脚迈出泥淖的贾诩,再度拉了回去。

那是御史董芬的一份劾奏,其言李、郭汜当初在陕县得闻董卓伏诛之后,人皆惶惶,都想着解散部众,各自逃窜。本无叛乱之心,全是贾诩从中怂恿,对李等人说了种种诸如‘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等大逆之语。

相关阅读: 数码制造商我亚古兽X加入聊天群佛系真千金擅长打脸病娇夫君的宠妻守则塞满玩家的移动要塞莽荒纪之雎华仙人2002:首富之路开局战斗之我有签到系统锦鲤求生手札飞升星空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奥特曼之背不好剧本的贝利亚诸天降临者:漩涡鸣人参上小影后她又奶又萌农女惊蛰梦里知春秋许三多的多余四弟张九阳林婉林雅杏墨斯擎云雀儿黎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