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或许在西尚书台看来董遇的这些风闻录更像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他们没有制止也没有做出任何的限制。
这只是或许也就是表面上的那些东西。
当然刘晔本能的觉得在其中西尚书台可能还有一些什么其他的因素比如一些什么谋划只不过他没能想得出来……
所以他也没说。
更不可能和天子刘协说了。
刘晔轻咳了一声将这个略有些尴尬的话题岔开『董巡风忠心社稷心忧天下诚实君子实乃陛下之洪福……』
『嗯。』刘协点了点头。
说是书信其实更像是日记亦或是调查手册之类的文献。
董遇确实是实诚人他喜欢专研学问然后这巡风之事多半也是被他当成了一项学问来做了。
做官和做学问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某些事情上就像是冰和火不可交融一样。做官很多时候是难得湖涂有些事情就不能寻根究底搞得太清楚了往往很多人都遭不住也就会都想着要将这个乱掀屁股帘子的家伙弄下去。而做学问要是没有寻根究底的精神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湖里湖涂就根本无法专精更谈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至于在某学院之中那些仪仗着自身地位压榨弟子甚至长期霸占第一署名将真正研究者挤到第二署名的甚至还要给他自己孩子涂点油抹点彩的那些砖家叫兽论起来更像是官僚而不是学者。
董遇这个巡风使上报的书信就像是在做学问和平常那些官吏递送的行文奏章完全不同不仅是没有浮华的辞藻甚至读起来有些干巴巴的难受。
可是偏偏刘协越看就觉得越是有味道。
大汉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比较喜欢『意会』的。不管是官场里面的官话也好亦或是平日里面的行文也罢甚至应该是最为严禁最需准确的图舆也会是『左手画个圈右手画个龙』需要看图人自己意会一下……
最为关键的是很多时候表述的时候那些列出来的数字是虚指!
刘协之前还一度以为『河宽千丈、楼高百丈』之类的是真的可是等他真的去测量的时候又是傻了眼。同理还有什么身披千斤重甲上阵可敌万人的勐将……
而在董遇的巡风记录之中就几乎没有这些夸大的或是描绘性的词语更多的是简单的直白的表示使得刘协这么一看就能对于实际情况有了更透彻的认知。
刘协将其中的几封见闻录挑了出来然后用手掂着似乎是在感受着书笺的重量又像是在感受着董遇字里行间透出那种分量。
刘协对于大汉天下对于江山社稷的关心远远的超出他的先辈。恒灵二帝其实也有粪发涂墙的时候只不过受到了挫折之后很快就放弃了似乎是觉得自己不做让儿子来做也行儿子不行就是孙子反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然后没想到到了刘协这里……
『爱卿这几份风闻录不妨看看。』刘协将手中的那几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