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

等级制度内部出现了特权和专权之外的民主机构。

一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着封建专权,另一方面也成为一个学校,培育民众民主意识的学校。

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就应该长官说了算,很多重大事是要和大家商量的,是要征求大家意见的。

从而开启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参予政治的途径,为新型的士绅阶层提供了表达政治诉求的的平台。

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为埋葬腐朽的封建制度,培育了掘墓人。

进步在继续,一九零八年,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议院选举法要领》,明确了要进行预备立宪,期限为九年。<i></i>

将于一九一六年正式颁布宪法,进行第一次国会选举。第一次国会将在一九一七年召开。

《钦定宪法大纲》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这一文件是“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五大臣督同馆院谙习法政人员,甄采列邦之良规,折衷本国之成宪”编辑而成的,共二十三条,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君上大权,共十四条;二为臣民的权利和义务,共九条。《钦定宪法大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日本《明治宪法》的借鉴。

《钦定宪法大纲》具有破天荒的意义。虽然,清廷的《钦定宪法大纲》,在借鉴日本《明治宪法》时,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君权的限制条款删去,实质上是对封建君权的又一次强化,它算不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也因此而遭到立宪派的声讨和否定。<i></i>

但是,此前在中国,皇权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现在至少皇权要有法律来规定了,把最高权力限制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的这一步,毕竟是走出来了。

慈禧从来把皇权看得比命都重,在她的虎视眈眈下,还能过多地苛求袁世凯和张之洞吗?

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经济在发展中对国家政治制度提出的改变的要求。在这个封建政权的内部,正在蚕食着这个制度本身。

这一期间的清廷,在立宪上取得的点滴成果,都应该镌刻上两个人的名字,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

这至少可以表明,两个人不管政见有多少不同,是可以齐心合力地在一起做事情的。

我们说过,袁世凯是个干事的人,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上,也不管他管得是什么事,他都是努力摸清情况,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i></i>

同样,他在外务部尚书的位置上,他也干了很多的实事。

谈到袁世凯在主事外务部的业绩,首先应该提及的是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无敌奶爸在都市萧尘柳妃萱不死美人[无限]签到从捕快开始小道友之红山巫书我家学霸是键盘侠可爱到头掉萧尘柳妃萱我想做游戏啊却道寻常十三皇子学霸的妖孽系统我给女主当继母辛夷传战神归来萧尘柳妃萱蚀骨契婚:傅少,请克制从火影开始做幕后黑手诸国志硬核小兵我就是超级警察神笔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