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见仪式

商,各方对所有退位条件达成一致。十日,袁世凯召集内阁大臣和近支王公,讨论通过了南京**提出的清帝退位条件的最后修正案。

十一日,隆裕太后认可,决定下诏退位。<i></i>

同日,袁世凯将尚未颁发的清帝退位诏旨电达伍廷芳、唐绍仪,并转孙中山,黎元洪和南京临时参议院并各部长。与此同时,袁世凯复发一电,等于是对外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电文的开头言道:“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今由弊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也就是宣统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养心殿里举行了清王朝也是中国传统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仪式。

这一天清晨,内阁大臣们仍像往常一样头戴翎顶、冠带,早早来到乾清宫东南角上的廊子里候旨。<i></i>

不久,一个小太监的通报声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太后已到,请各位大臣上殿!”

大臣们听后纷纷起身,他们习惯性的整了整冠帽朝服,随后在外务部大臣胡惟德的率领下走向养心殿。在那里,内务府大臣世续和原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早早的在殿中等候。那些带刀的侍卫也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依旧威风凛凛。

片刻之后,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太后驾到!”

各大臣齐齐转身,只见隆裕太后在两个太监的引领下,牵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进了殿,慢慢的走向了宝座。因为是最后一次朝见,也就不按以前的规矩,隆裕太后不垂帘,大臣们也不必向皇帝三叩九拜,只是由胡惟德领着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三鞠躬,就算是行大礼了。<i></i>

胡惟德上前启奏:“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因病不能上朝,特委托臣等前来向皇上和皇太后请安。”

隆裕太后听后点点头,说:“袁世凯为国家鞠躬尽瘁,为皇室出力不少。他能为皇室争取到如此优待条件,也实在不容易。今天我就按南北议和的条件颁布诏书,实行退位,让袁世凯去做好善后事宜。”

说到“退位”二字,隆裕太后还是忍不住眼圈一红,几乎要掉下泪来。底下的大臣们局促地站在那里,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尴尬异常。

隆裕太后拿起御前太监将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看了数行,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也顾不得太后的体面,终于当众抽泣起来。

看到这里,底下的大臣们也被感染,好几个人开始用朝服的袖子抹泪。<i></i><

相关阅读: 咸鱼的科技直播间我真的不是龙傲娇重生1997黄金时代我靠种田和反派成亲了巨星从有嘻哈开始重写科技格局我们野怪不想死爆笑王妃:王爷要嫁到漫威之电影大破坏联盟之电竞经理冠冕唐皇玄黄天际青梅竹马永不做败犬宋煦男巫阿米妥三国第一坑我行让我上[电竞]九阴大帝巫师世界里的猫妖天作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