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误会,这个曹操称相,绝非您熟悉的那个“曹冲称象”的故事,而说的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准备担任大汉王朝丞相一职之事!
曹操在结束了对乌桓的战争后,于建安十二年正月,返回了邺城,同时,也便意味着他彻底扫除了袁氏余孽,平定了北方!自从汉末以来,乱世近三十年,如今北方终于彻底统一了,这份不世之功,也是让曹操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鼎点!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时,曾获封大将军之职,但后来因袁绍嫉妒,曹操实力尚弱,不敢与其翻脸,只好把大将军职衔让给了袁绍,自任车骑将军,兼任三公之一的司空之职;官渡战后,袁绍病亡,曹操再次升任大将军,领冀州牧,封武平侯爵位,可以说已经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
如今,曹操击溃乌桓,稳定了边疆,平定了北方,建千秋功业,按理天子还是应该给他再度晋封官爵,以彰其功,可是却已经无以复加,于是便有人(肯定是曹操指使)建议,恢复西汉早期官制,请天子加封曹操为丞相!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番了!西汉初年,汉代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是管政府机构的,太尉是掌管军事的,御史大夫是掌管监察的,三公之首为丞相,也是权力和影响力最大的首席重臣!
汉代第一任丞相,就是著名的萧何,那时候的丞相,权力简直大得惊人,皇帝几乎不用管理什么具体的事务,只是国家统一的一个象征,丞相也是开府治事的丞相,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立办事机构,与今天某些国家的首相或内阁制度,极为相似!
这种制度,其实未必不好,但在古代,君权至上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尤其是像汉武帝这样雄才伟略的帝王,他又怎么能容忍丞相与自己分享权力?
于是,从武帝朝开始,丞相一职,便被分割为左右丞相两个人,其职权也被大大削弱,许多权力,被皇帝收回或分散到其他部门,到后来,甚至还取消了开府治事的制度!
到了西汉末年,朝廷政治格局,又发生了变化,三公从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也就是说,丞相这一官职,被彻底废除了!
东汉时期,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光武帝刘秀之后,皇帝一个赛一个幼小短命,政权逐渐落入宦官和外戚手中,虽然没有恢复丞相制度,却恢复了开府治事制度,以便于外戚掌权。三公也重新改了名字,为太尉(大司马)、司徒(大司徒)、司空(大司空)。三公开府治事,也被称为三府治事,与西汉时期不同的是,三公地位最高的,不是掌管政权的司徒,而是掌管军权的太尉!
到了汉末,三公制度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掌管国家权力的人,变成了大将军(何进),后来董卓乱政之时,自称相国,总览大权,三公彻底成了摆设,毫无权力可言(比如司徒王允)。
天子刘协迁都许昌后,权力落到了曹操手里,他以司空之职,总揽朝政,总是存在个名不正而言不顺的感觉,因此,这一次曹操平定北方,立下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