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31,日本27,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华夏人身份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文学奖,而日本在两千年以后,获得了19个诺奖平均一年一个,而且这19个诺奖无一不是含金量最高的科学类奖项。对此苏炎真的只能恰柠檬。
至于春野武藏说的铁矿石就更让苏炎操蛋了,自从二战结束以来全球的铁矿石最大买家换了三次,七十年代之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到了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日本的经济复兴使得日本制造业以及建设让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了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铁矿的最大买家变成了华夏,而美国,日本还有我们在当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时享受的待遇完全是天差地别。
美国在当时成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的时候,全球的铁矿石议价权,完全就是在美国的手里,当时美国政府支持本国资本到海外进行投资,当时投资了包括加拿大智力,委内瑞拉,黎巴嫩等国的大量铁矿。
当时这些美国的跨国公司把从海外开采的铁矿运回美国,而铁矿石的议价则是这些跨国公司坐在一起商议的内部议价,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可以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从国外进口铁矿石。
而凭借着霸权所带来的的红利,美国经济也是飞速发展,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腾飞,铁矿石市场的最大买家也是变成了日本,而在巴西和土澳也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铁矿资源,当时全球的铁矿产出也是被土澳的必和必拓,力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这三大矿商所掌握,而这三家也是成为了铁矿石市场最大的玩家。
在七十年代初期,日本和这三大矿商算得上势均力敌,虽然比不上美国当时,但是至少也能做到话语权平等,铁矿石的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合同往往一到两年进行一次谈判,然后重新签订。对于铁矿石的议价权,日本明显不想陷入被动,当时的日本政府直接出面把国内的钢厂组织起来,成立了一致对外的价格联盟,开始干预到钢厂的对外谈判,铁矿石的价格因为价格联盟的成立开始逐渐被日本主导,原本一两年就需要签订一次的采购合同,慢慢拉长变成了十到二十年一签的长期刚性合同。
而随着谈判的达成铁矿石的价格也变成了十到二十年调整一次,而因为被日本钢厂吃死,利润率下滑的三大矿商,最终在七十年代中期成立了联盟,开始和日本的钢厂联盟谈判,在双方互相斗法了几年后最终确定了此后运行了三十年的国际铁矿石长协年度谈判机制。
而所谓的长协年度谈谈判更多的是发达国家之间分蛋糕的会议。
而到了新世纪华夏成为铁矿石的最大买方之后,凭借着对铁矿石市场的垄断优势,三大矿商联手钦定普氏价格之术作为铁矿石新的议价依据,发达国家和谐了三十多年的长协年度谈判机制崩溃铁矿石的价格开始变成了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天的变动。而普氏价格指数是有普氏能源资讯编制,而这家公司和评级公司标准普尔都是美国每个系集团公司的旗下,也就是是说全球铁矿石的议价权并不在华夏这个最大的买方手里,而是重新回到了美国的手里。
至于普氏价格指数是如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