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赚的盆满钵满,也让当地兴起了经商的风气,许多中小商人围绕在大商人身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人有了钱,就开始需要话语权。大汉不是大元,不会为了防备汉人,而不许他们参加科考进入政府。江南本就文风盛行,有了钱之后,这些商人遍请名师,开始广开学堂,培养家中子弟。
但是朱五从中看到了危险,如果再有三五十年的太平日子。这些富商培养出来的子弟,不但会阻断寒门子弟的上进之路,而且肯定会占据朝堂。届时他们做了官,也肯定成为当地豪门和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所以,第一他设置商税,并且抬高到和农税一边高的位置,让任何人都敢说与民争利这几个字。任何人不得提给读书人,免税免役的特权。
第二,防微杜渐之下,命令学部广开公学,给贫寒子弟一个可以晋身的机会。
他只是单纯的看读书人,看那些大商人大地主家出身的读书人不顺眼。却不知道,他在阴差阳错之下,改变了一支力量的兴起。
这支力量的名字叫东林党,原本时空里,在几百年后以江南士子为代表的东林党,会成为大明集团的实际统治者。
他们利用读书人的特权,利用身在高位为地方豪族代言的机会,使得国家只能把税收强加在贫寒百姓的身上。他们从海洋贸易中创造了惊天的财富,但是却一两银子都不上交给国家。
大明,就是被这些人搞垮财政的。原本时空里,到了崇祯年,全国的税收只有三百九十八万两,而辽东一年的军饷就要三百多万。
不过等到大清入关,这些江南士绅想要故技重施时却发现,他们这一套不灵了。从顺治到康熙,雍正乾隆,一代代的皇帝挥舞屠刀,江南不愿意交税的豪门,杀了一遍又一遍。
不然,大清前四代皇帝,今天揍这个,明天揍那个的钱,哪来的?
同时不但要他们交税,而且还打压他们培养出的士子。不再让他们成为国家的骨干官员,保证了内部政局的稳定,并且剥脱了他们的一切特权。
虽然这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但是现在已经有人看到了隐患。在刘伯温为代表的士人,上书提及要优待读书人之后,马上就被淮西和出自其他地方的官员,猛烈攻击。
刘伯温说为了收敛天下读书人的心,秀才每年免税八十亩地,举人四百亩,进士则是两千亩。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见官不跪,免除刑罚,免除徭役等等。
杨宪作为实干派的官员,第一个开喷。
而朱五也在第一时间表态,不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李善长也撸着袖子上阵,痛说创业不易。江南官员在朱五的麾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