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四十七年,朱三太子,本人终于被清廷捕获。人们原以为会是某个反叛军的领导,最不济也是深受别人的爱戴,但是没想到,真实的朱三太子,只是个普通乡下,教书匠,在乡下,都过了几十年了。抓到他时,他已经是个年近古溪的老人了。”李辉他自己对于这位朱三太子的命运,也是很同情的。
“那他实在是太惨了。”沈佳宜母爱泛滥,听到这么惨的故事,也有些受不了。
“那他后来怎么样了?他不过一个教书先生,人们怎么不会难为他吧。”钟祥急切的问道。
“呵呵,这就是皇帝的狠心之处呀。在康熙见到这位老人之后,哪怕是只知道他没有一丝的反叛之心,他真真正正的把自己当成了清朝的普通人,但他只要姓朱,只要是身怀朱家的血脉,那他就不可能来活下去,皇帝是不会允许一个隐患存在于世的。”
“所以就是说,康熙,杀了他?”
“没错,康熙在抓住它之后不久,就下令,将其斩首示众,从此之后,朱三太子爷一案彻底完结。自此之后再没有人出来,称作自己是朱三太子的,这也是清朝后期,反清复明活动逐渐落寞的一大原因。”李辉叹道,他对这段历史,也有一些了解,唏嘘命运的不公和朝廷惘替带来的悲惨结局。
“远了远了,咱们就把眼光投到这一方砚台上来。”唐老爷子,重新拿起那石头,指着上面的字说道。
“这上面的字面意思,大概讲的是。朱三太子带明朝覆灭之后,就一个人偷偷的溜出皇宫。跑到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安静的想度过余生,在他跑出来之前,随手抓起来桌上自己用来练字模模的笔和砚台,慌忙的带着它跑了。到了后来他到了乡下之后,也时常将其拿出来观赏留恋,哪怕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有机会进入那座紫禁城,但是,平时怀念一下,也还是回忆满满的。到了后来,反清复明的活动,逐渐的映射到全国各地,就连他所在的偏远山区,都听说过这个事,所以他心慌不已。害怕自己的身份被有心人知晓,他一个普通教书匠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好的砚台呢,于是他那支玉笔折断,扔进火坑烧了,而这方砚台,下定决心要砸毁,但是终究是狠不下这心来,最终才想起这个办法,自己找了一个石头,将这方砚台藏于其中,时常的也要拿出来把玩。虽然隔着这块石头,也好像能直接看到里面的砚台一般。”唐老爷子,看着里面的每个字,都详细的做了讲解。
“哦,原来如此,那这方砚台,可真算得上是价值非凡了呀。”钟祥惊叹道。
“对,没错,原本来说,这可能只能算是一方,非常珍贵的宫廷制品,但是如果给它赋予了这么一个历史价值,那它的价值,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了。它传递的是一段历史,是一段情怀,是一段朝廷罔替之后,皇族人的心酸。所以你们说,这东西该价值几何呢?”
“天价,天价呀!”李辉惊叹道,看向那方砚台,眼中也多了一些戏谑与无奈。
“世事无常,历史总是推动向前的,咱们也不要被这些陈年往事,影响了心境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