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要开始盖茅厕了。
说起七十年代农村的茅厕,周小满有一把辛酸泪。
每次解决人生大事,她蹲在薄薄的木板上,总是提心吊胆。是以,攒够了钱,她第一件要干的大事,就是盖一个让人安心的茅房。
按照自己小时候对农村的记忆,她与余安邦说起规划来。
马桶,蹲便盆,这种后世最常见的装备肯定没有。但是,起码不能再用薄木板加上大缸。
总体设计是这样,先在茅房外挖一个大坑,大坑里放一个大缸,这就是最原始的粪池。
至于茅房里面,则是将地基垫高。将原先蹲坑的位置填平,再挖一个浅坑,浅坑连接一条斜坡,斜坡的末端,通到茅厕外的大缸上头。顶端,则是蹲人的地方。
斜坡当然不能用普通的泥土壁,余安邦大费周折,才从镇上弄来了几片稍稍有弧度的透明瓦片。那瓦片长约三十公分,宽大概四十公分,刚好卡在斜坡上,再用泥灰固定好。
至于最上头蹲坑的位置,则是用的石板。
石板也是余安邦花钱从隔壁大队弄来的。被裁成五十公分左右的长度,一左一右,两边对称。
蹲坑的总体思路确定了,剩下的就是茅房的整体框架。
余家原先的茅房,只有两米来高。周小满个子不高,站在里面还好,余安邦这个大高个就显得压抑了。
这一回,他们在队上买了两根干树做房梁。
整个茅厕加高,层高四米,架上房梁,屋顶打上木头斜架,再盖上干稻草当屋顶。屋顶的上,还特意留出位置放明瓦,茅房内的光线就强多了。
在原先的基础上,多开了一个窗户。当然不是几十年后常见的玻璃推窗。是在墙上留一个洞,用木头做成的窗户栏,每条栏杆五公分宽,每间隔十公分,就装一根栏杆。夏天敞开,天冷的时候,再糊上窗户纸。
就这样,白河生产队头一份的茅厕就新鲜出炉了。
作为余安邦的师父,队上的老泥瓦匠,尤钱,当然是一大早就来帮忙。
他听余安邦说起茅厕的设计时,翘起大拇指,直说好。
“粪缸在外面,挑粪方便。里面蹲坑设计好,结实,最重要的是,干净卫生。”
因为周小满说了,每回上完厕所,要用水往下冲。最起码,茅厕里不会臭得进不了人。尤其在热天,幸福指数绝对蹭蹭往上涨。
&emsp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