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
另一个边路是魏劳奇。
霍芬海姆采用边路组织的模式。
对于这点洛尔.克里斯多夫微微沉吟片刻,他还是更喜欢中路组织。
当然,他也能接受这种组织模式。
采用边路组织战术的球队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属英超的特拉福德这家豪门了。
这种边路组织优点在于攻守平衡,短传渗透以及长传调度,利用两个边路来不断刺激对方的后场,甚至会出现两个边后卫上前盘带进攻的事态,最大化的激活边路。
但缺点额很明显,那就是过分的利用边路,边后卫前插频率过多,一旦在前场丢球,很可能会出现崩盘的局面,这种踢法极为考验中后卫的防守能力。
而且洛尔.克里斯多夫感觉霍芬海姆并没有将这个战术利用到极致。
在他看来,如果是沿用这种战术,需要做到‘从门将开始进攻’,大概意思就是球场各个位置都可以发起进攻。
而且最关键的是‘中卫控球’,尽量给予前场跑动空间。
但显然现在的霍芬海姆没有一个能够控球的中后卫,杜兰.鲍勃的防守能力不错,但控球能力不足。
为此,洛尔.克里斯多夫特意记了下里,他需要购买一个可控球可防守的中后卫。
记完之后,将笔迹放在一旁。
洛尔.克里斯多夫继续观看电脑中的资料。
他将目光从前场转移到中场。
当他看到中场的配置时,不由眉头一皱。
很不合理!
霍芬海姆的中场都是清道夫,勉强有一个格雷是组织型球员,但大部分的组织权被边路分走,格雷在前场扮演的角色有些尴尬。
这是纯粹的破坏型中场!
当然,洛尔.克里斯多夫并不讨厌这种中场。
他在克雷马时期的中场就是这种配置。
但霍芬海姆中场球员的角色职能太多单一了。
譬如马里奥、巴顿乃至格雷的任务都是破坏对方的进攻,并没有更明确的指示。
三个球员所承担的职能一模一样,中场的多样性不足,缺少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