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县,虽然是收编蛮子后设立的一个蛮县,但毕竟是第一县,所以他很用心。
好多东西,都是奔着长远考虑的。
一切很顺利。
这种授官场面,在蛮子们看来就像是分赃,既是见者有份,但更是凭实力分果子。
谁人多,谁官大。
侬存信才六岁,但他毕竟是金鸡垌前垌主的儿子。如今又有阿侬夫人得秦琅支持,他做县令,还得了子爵,当然没有人反对。
秦琅要搞什么文武两套官分立,让阿侬夫人来做乡团校尉,让各寨抽丁编出一千人的乡团,轮番当值,闲时训练,大家也没意见。
阿侬夫人当校尉,可下面的旅帅、队正等,不也还是各家的人当。谁家出十人,那这火长自然是他家的,出五十人,那队正是他家的,出一百,那旅帅是他家的。
······
原来的溪垌寨子,现在改成了乡里,垌主寨主们变成了乡长里正,主垌的垌主成了县令,长老们成了县丞县尉等,这些变化,蛮子们觉得只是这位卫国公按中原的那一套给他们改个名,不实际影响他们什么。
真正说影响的,还是因为先前兵败后,以后得向秦琅纳三分之一的税赋,不过这税不是什么人头税,而是按田来摊,摊下来的两税钱粮,倒并不是很多,而秦琅还只要三分之一,因此倒也不算什么了。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事情或许没这么简单。
果然,秦琅在授官之后,提出了要求。
“先前存信跟着我身边,对于中原汉家文化很是向往仰慕,想要读书,我觉得这是好事啊,因此我呢,打算在门县设立一所县学,选派先生教授,招收学生弟子,教授华夏文化。”
侬存信自然是第一个学生了。
可县学不能只有一个学生,故此秦琅提出,说希望各位门县官员们能够送子弟前来读书。
门县县治设在镇南关北寨,可这县学,秦琅却设在了镇南关的南寨。
蛮子们倒也不傻,一下子听明白了意思,这是要人质啊。
有些牙疼,倒也问题不大。
交人质,也是应有之义。
于是大家都点头,说回头就派家中年轻子弟来读书学习,还说要送厚礼做为学费。
秦琅面带微笑,对他们的配合很满意,当然也没有就此满足。
他又提起,说他希望诸垌能送些年轻勇武的子弟过来,以做为他的侍从,还说会亲自教导这些人文化和骑射武艺以及兵法战阵等等。
·······
门县县学迅速建立起来,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