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孙女杨虫娘做了秦琅的妾,还有一个孙女做了黄彪的续弦,另外又有数个孙女也是嫁入武安州的封臣,或为妻或为妾侍,而杨家也同样迎娶了一些秦家封臣的女子。
更别说,秦琅还特意把杨虫娘的父亲、兄弟等接到长安,安排他们到部衙任官,或是到国子监读书,或是入东宫三卫里做侍卫。
杨季元其它的几个儿子如今也都各在武安州中安排职事,孙子们也多在州县学中读书就学。
而秦家投资与杨家一起开发谅山的一些矿产,建立作坊等,杨家也都还是比较占便宜的,各方面对他们还不错。
事实上杨家现在年轻一代里,多数都是对现状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已入京城的杨虫娘父亲的那一支,觉得能够重返中原,甚至到长安去,这是家族强大的表现。
当年祖上也是被迫南迁岭南,一路迁到了交州,最后随交蛮造反失败退到这谅山里,虽说是个头,但也只是个鸡头。他认为,做凤尾总比做鸡头强,偏偏杨老爷子始终认为,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以前杨家再怎么说也是方圆数十里的霸主,现在却得处处对秦家俯首贴耳,老爷子转不过弯来。
杨家表现上现在还是老爷子的一言堂,可其实内部已经分裂严重,杨季元的兄弟杨季真当初死在与秦家的交战中,所以杨季真那一支人,对秦家始终抱以极大的仇意,也是坚决的反秦家的。
而杨虫娘父亲做为杨家长子,因到了长安见到了外面更开阔的世界,也深刻认识到杨家的渺小,所以根本没有对抗秦家的意思,认为要积极放开胸怀拥抱秦家,主动的融入秦家,也成为秦家在武安州封地重要的家臣,这样杨家未来才能更光明。
而杨虫娘的其它叔父兄弟们,也是意见不一,有觉得现状很好的,也有认为还是以前那种情况好的,有人想甩开秦家,独自开发矿山建立工坊,一家独占,认为现在技术等也都有了,根本不需要再让秦家来分一杯羹了。
有人则对秦琅的儿子分封为諒山世袭县令很不满,认为这抢了杨家的利益。
老爷子还在,所以下面的这些声音虽杂,但终究杨家还是老爷子做主。
秦琅虽几年没在封地,可对于杨家这样的大家族,也是一直紧盯不放的,他很清楚现在杨家的境况,也明白老爷子的心思,更了解杨家年轻一代里的分岐。
杨家其实不成威胁,永远也威胁不到秦家,当年他们反抗过,可很快被打服。只是秦琅不愿意把他们视为对立面,团结大多数,这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才能力量更加强大,如果一味的排除异已,那么就会树敌越来越多,自己也会越来越孤立。
这就好比杨坚和杨广爷俩,杨坚当年本是北周丞相,女儿是北周几个太后里的一个而已,杨家也只是北周核心家族中的一个,甚至杨坚父亲杨忠当年都并不是八大柱国之一,可杨坚这人虽崇佛,也没怎么打过仗,但最懂的还是结交朋友,有好处一起分,所以他才能很快独揽朝政,并轻易的篡夺宇文氏的皇位。
事后虽然另一位太后的父亲尉迟迥起兵反叛,一度并州益州等几十州起兵,可实际上大多数北周的核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