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春风正得意之时,为何要做这诗?
卫公也并没有被贬谪啊,更别说诗中流露出的这种悲观的思想。
“卫公何出此句?”
都说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可这诗也太突兀了点,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些幕僚甚至都不由的想,难道说卫公这次真是被贬出朝堂?在长安因为某些事情触怒皇帝,被贬出中枢?
“哈哈哈,瞧你们一个个那搜肠括肚苦思冥想的样子,诗嘛,不一定就都是说的自己的事情,我只是想到一位古之贤臣被贬谪后路过蓝关的故事,所以借用他的身份做了这么一首诗而已。”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也说的过去,大家松了口气。
这些幕僚们跟随卫公,当然也不仅是仰仗卫公的名气,更多的还是想通过进入卫公幕府做为进身之阶,积累些政务经验,尤其是积攒一些宝贵的人脉关系,将来若是能得卫公举荐出仕,或者是升迁都更容易。
而这也是事实。
卫公向来有提携部下的大方之名,许多在卫公幕府的幕僚,都很快得其举荐。卫公的名头,可是非常好使的。所以不管是没有官身的士人,还是说科举出身的明经进士,不少人都主动挤破头也想进卫公的幕府,因为这是条终南捷径。
进入卫公幕府,比明经、进士的科举入仕还要更快捷,尤其是对一些既没背景,又没能力高中进士的士人来说,有些人蹉跎半生郁郁不得志,可只要能得到卫公欣赏,就能时来运转的。
在卫公这里,并不完全看重你的出身,更看重的是你的才干,不管你是什么才,只要你有一技专长,不论是善诗词歌赋,还是擅长工艺建筑,又或者是勇猛能打,还是说擅算术理财,精通律法诉讼等,都能有发挥之处。
这些年,无数不得志的士人都想成为秦琅的幕僚、宾客,只要进了卫公幕府,马上就能有份丰厚的待遇,更别说还有光明的前途。
所以大家也都希望卫公能够圣眷昌隆,官运亨通。这年头,虽然门阀贵族豪门都喜欢招门客、幕僚,可又有几个是真正善待幕僚,能够真为幕僚安排前途的呢。
有些人你给他干一辈子,最后也没有个安排,不少人只是好个礼贤下士的名声,或者只是喜欢养士以充门面,并不会怎么真正用人。
有人曾说,隋唐是士族门阀最后的荣光,确实如此。
虽然隋朝开启了科举制度,李世民更加将他发扬光大,但事实上,科举取士,如今依然只是大唐取士的一个渠道之一而已,甚至科举取士占国家取士用人比例的很小一个部分。
大唐的科举到如今,已经发展出了十几科,其中常科的几大科中,进士科份量越来越重,其他明经明法明算明律明书明医等地位渐低,至于说明道明佛这些专为控制佛道而设立的科目,更不用说了。
&e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