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
阿史那思摩眼看隋军势大,乃撤回木烛岭。
此战全军渡河,与突厥人决一死战,独留欧彦率部留守炉斤山,守护大军后路。
渡过大河之后,离着木烛岭只有三十里路远。不出意外的话,这片三十里开阔的荒野,就是双方接下来的主战场。
此时隋军将炮车和床弩推到阵前,又以战车在前,骑兵列阵,弩兵压后,构筑起一条严密防线,以阻挡突厥骑兵的袭扰。
此时在木烛岭的步迦可汗听到阿史那思摩汇报隋军兵戈犀利,难以一战,不若趁其立足未稳,将其赶下河去,遂率数万骑兵向頞根河杀来。
黄明远眼看突厥来势汹汹,便命部下坚守不动,只是以炮车和床弩、弩阵拼命打击突厥军。而其余部队和民夫在在大军阵后,开始构筑大营。
步迦可汗几次冲击隋军防线,始终无法攻破对方的阻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隋军一点点的完善工事。
到了夜晚,步迦可汗害怕隋军骑兵偷袭,只得无奈地引兵撤退。
黄明远又令郑言庆原地坚守,使其余各部加快工事进度。
隋军大营,背靠大河,身后便是两座浮桥直通河南岸。又令各部在大营两侧掘土,深挖壕沟。壕沟所挖之土,尽数置于大营之前,以此垒起三丈的高台。而隋军将投石器尽数置于高台之上,四百架双梢炮分两列一字排开。借助高台之势,炮车能投掷二十斤左右的石弹超过一百五十步远。在炮车之前,隋军又置两百余架床弩,密密麻麻,令人看得心惊胆战。
高台之前,又是一道两丈宽、丈深的壕沟,使前驱的骑兵也无法到达高台之上。而高台两侧,深沟拒马,也是防备严密。
明明是隋军要攻打突厥,却怎么看怎么像是隋军打定主意要进行紧守。
众人费解,黄明远却是成竹在胸。
“突厥人以骑兵为主,不善防御,之前的炉斤山一战就看出,若是突厥人选择坚守不出,下马步战,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木烛岭虽然险要,步迦却不可能再重蹈覆辙,而只能选择出击野战。
我军背靠大河,一旦骑兵战败,只能被压入水中,而这就是突厥人唯一的机会,所以我军再是防备严密,突厥人也只得选择来攻。”
有人问道:“若是突厥人选择与我军相持呢?”
黄明远笑道:“那就只能等鱼俱罗和董纯二部从两翼合围突厥牙帐,杀入步迦可汗身后。到时候木烛岭防线不攻自溃,步迦可汗遭受数面合围,插翅难飞。现在步迦可汗即使没有发现鱼俱罗所部,至少也发现了董纯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