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散、毫无斗志。
主将已严令,必须死守新郑,韩兵大多数人都很是忧虑,这意味着他们要战死,这样死得毫无价值。
原本在轘辕关的范目,根据韩信的命令,带兵南下占领颍川郡各地。
第二天,韩信把部将召集一堂。
韩信道:“新郑就在眼前,只可惜让韩成、张良这两个贼首逃跑了!”
杜凭道:“韩将军,末将愿率军攻城。”
韩信道:“不,新郑乃是天下有名大城,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新郑,这才是上上之选。”
他决定对新郑守军进行劝降。
新郑,百余年来,这里是韩国都城,是天下有名大城池之一,虽然不如咸阳、洛阳、临淄,城内居民也超过十万。
新郑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准备迎接大战到来。
这天上午,一批秦军来到北门,推着一架三弓床弩,士兵把韩信亲笔所写的劝降信绑在大箭支。
“嗖!”的一声,床弩把箭支向城楼方向射出。
最后,箭支深深钉入城楼木柱。
士兵把劝降信取下,交给田集。
田集看了韩信亲笔所写劝降书后,叹了一声,再提笔回信,在信中大骂暴秦无道,侵略韩国,誓于新郑共存亡。
他原本对韩国还需忠心,再加上家人成为了人质,为了家人安危,就算是绝境死守城池也不能投降。
在前些日子皇帝撤离新郑时,田集全家都被带着离开了。
得知田集拒绝投降,韩信在思考着,究竟是攻城还是再想办法劝降?
要是像上次攻黄崖口时那样,攻城时在城门下放火,又或者用其它针对性措施,攻城难度不小。
皇帝有过命令,对于以后要收复的每座城池,都必须先尽量劝降,尽量争取和平收复,实在无法劝降才能攻城。
韩信决定交给皇帝定夺,为此,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
————————
虎牢关,子婴接到韩信的信后,把陈平、邹离叫来商议。
子婴把新郑情况告之两人,对两人道:“田集不愿投降,两位卿家可有法子?”
陈平是他器重的臣子,要是陈平想不出办法,只能强行攻城了。
邹离道:“新郑已是绝境,田集仍然不降,臣也想不到办法。”
子婴再看向陈平。
陈平不慌不忙,对皇帝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