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以军功授田

实物交纳,不用折成银子。自此以后,永为定例,再不增加粮税。

此项规定一发部,立刻引发了台下军民的热烈欢呼。

放眼望去,人人欣悦,高喊太子万岁的口号不绝于耳。

台下每户军兵家属,都用热烈欣喜的眼光,看着正在台上微笑端坐的王明。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太子王明给军功将士的诸多优待,让这些军兵家属们,每个人心下,都更加坚定了追随王明的心愿。

而这个纳粮税的数字,则是王明仔细计算过的。

按夔州当地的耕作水平,因为土地贫瘠,产出有限,故其中亩产稻谷一石半以上者,为上田,亩产八斗以上者,亩产五斗以下者,为下田。

且因为现在上田与中国早已被地主豪绅瓜分完毕,现在仅有二十余万亩下等的抛荒田土,可供王明颁发。而因为农时紧急,这些抛荒田土中,仅有两万余亩可以紧急复垦,其余的抛荒田土,只能等待将来再慢慢恢复了。

这样一来,按最低产量,即每亩仅产3斗稻谷来算,每户军属人家,一季共可产6石,一年两季,可产12石。这样一来,每户人家上缴的粮食,只有两石,占了每户产值的6分之一,比起明朝普遍的过半粮食上缴,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优惠。

这样一来,光是这1000户家属,每年每户可提供粮食赋税2千石,除此之外,这些军兵家属,再不必花费宝贵的军粮供养,亦可大大节省这坐吃山空般的粮食消耗了。

而等到那剩余的近二十万亩荒田下发给再度立功的军兵家属的话,可以简单算有一年有两万石的粮食收入。并且,到了那个时候,那从九江迁移而来的军兵家属,基本已全部有田可种,还能提供大量粮食产出,王明只需要负责供就手下军兵粮食即可。再加以当地百姓的粮税,自家的后勤压力,却可减轻太多。

在将来,农户如果努力改善土地质量,大力施肥精耕细作的话,一年粮食总产量绝对会大幅提高。这样一来,粮税负担便会更轻省。

而若这些农户有多余吃不完的粮食,还可以拿到市场进行售卖,无疑会让他们收入更加丰厚,从而对自己更加忠诚。

而以这样的方式,分下这些田土,对于王明手下这支军队来说,意义也是重大。

可以说,是为王明军将来在其他地方进行统治与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模板。

将来,若有将士再立新功,可以将重新复垦出来的荒田再度授予他们,这样一来,在土地不断复垦而出来的状况下,正好提供给将来立功的将士们,倒是一个很不错的良性循环。

而这样的算法,并不足以满足王明的雄心。

在他的规划下,日后要招募更多兵员和流民,用来扩充自己的队伍,仅凭现有治下产出的这些粮食,还是远远不足使用。

一定要有足够的百姓数量,以及真正可以用于耕耘的良田

相关阅读: 穿成BE文里的反派恶毒女配逆天狂妃:王爷别翻我牌子下堂王妃翻身记生个萌宝会算命第一豪婿好孕连连:总裁爹地极致宠隔壁基地有只猫福妻天降:捡个相公宠上天杨辰秦惜小说叫什么穿书后我给男主儿子当妈农门厨香:猎户相公求放过近身狂婿家有悍妻怎么破情深意动:闪婚新妻太妖娆前妻可口:顾少离婚请签字三国骑砍师爷多娇:大人今晚睡书房修真必须败逐尘录英雄联盟之兼职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