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有了反重力技术,华国并没有敝帚自珍,而是拿出来让全世界共享。
当然,华国也不是傻白甜,想要技术,要用别的好处来换。
华国到底得了多少好处,骆天明不知道,他只知道全华国的工业制造基地,全都在倾力打造浮空岛,当做大灾难来临时的庇护所。
华国缺什么也不缺人力,全国一起动员,竟然同时开工了一百多个浮空岛。
这么多浮空岛同时开工,即使以华国的人力,也有些分配不开了,只能因陋就简。
技术实力强的,浮空岛就造的大一点,技术稍差的,就造的小一点。
反正这东西的要求不高,和盖房子差不多,只是使用的材料不一样,不能用沉重的钢筋混凝土,而是高强度的轻型材料。
在全世界都忙碌不已的时候,骆天明也没闲着。
作为反重力技术的“发明人”,他领导着一个庞大的反重力引擎制造工厂。
由于制造大型反重力引擎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所以只能用多个中小型引擎来堆积动力。
最小的浮空岛都有几亩地大小,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座城市。
这么大的浮空岛,即使使用的材料再怎么轻便,加起来也是非常惊人的。
因此,需要的反重力引擎的数量也是惊人的,少的要几百个,多的要几十万个。
但是华国第一批开工建造的浮空岛,就有一百多个了,全世界得有多少?
有些国家不肯付出太多代价,或者干脆没有制造反重力引擎的能力,华国只好直接出口反重力引擎成品,这就需要更多的引擎了。
这么庞大的引擎需求量,让骆天明忙的四脚朝天,一刻也不得闲。
但他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所有人都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所有的勾心斗角,所有的明争暗斗,全都在生存这个大前提下,变的无足轻重。
骆天明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不去想别的乱七八糟的,一心努力工作。
他能多生产一个反重力引擎,或许就能多救十个人、一百个人,因此他没有别的想法,只是造引擎造引擎造引擎,又多又快的造引擎!
每天都有要忙的事,时间会过的飞快。
转眼间三年就过去了,骆天明所在的引擎工厂,造出了上千万个引擎,支撑起了数百个浮空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