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我们暂且回宫,本王再细细说与你知道。”
“甚好,甚好,东王请。”
“请。”
半路上,东王忽地凑到樊若水身边小声到:“贵使,倘本王能将马来王说动前往中原,贵使可否向皇帝陛下上书,给本王升点官?”
“当然了,”东王赶紧又说到:“不升官也行,只是这俸禄能不能加一点?苏禄方遭乱局,国库空虚,怕是很难负担本王在中原的开销,所以,只好求朝廷了。”
嘿,这东王也算让樊若水见识了:“倘马来王能前往中原,并和朝廷定下盟约,让大周银行能开到马来去,下官定当上奏皇上,重赏东王。”
“好,”东王兴奋到:“本王一定将此事促成。”
苏禄陈氏全部登船,也有些与陈氏交好的,一同上了船。
柴宗训到苏禄的目的已经达到,马来王的事情自有樊若水去办,他得赶回去给赵德昭定规矩,像赵炳初那样竭泽而渔的事,不允许再发生。
回到汴梁,几大朝臣纷纷前来报喜。
赵匡胤报喜占城稻今年要喜获丰收。
冯平报喜经过两年辛苦推广,如今全国均开始使用简化字和拼音。
何辉也来报喜,奋战几个月,第一批两万支火铳已下线,如何分发到各军,请皇上圣裁。
一切都朝着柴宗训谋划的方向在发展,美中不足的是步枪还没能安全的制造出来。
潘仁美一直经营西域,连年打仗,对火器的需求大一些,柴宗训一次给他送了一万支火铳。
其余侍卫司、铁骑军、控鹤军各分得三千支,柴宗训的私人武装猎豹突击营分了一千支。
即便不算新旧更替,这些也远远不够,但何辉却为难的说到:“皇上,似此等大规模制造火器,以后怕是很难了。”
“为何?”柴宗训问到。
“铁不够,”何辉回答得很干脆:“皇上,如今蒸气机蓬勃发展,就连运河开凿,也用上蒸汽起吊和挖掘,还有轮船局的轮船,也是一大消耗铁器的主儿,其他诸如农具,兵器等等,算起来铁已经远远不够啦。”
“除了铁不够,采矿的人也不够用。皇上先前有明旨,各地不许良田荒芜,有地的百姓自是不敢外出。目下贸易繁荣,大多无地农民也就近在各类作坊做工,加上运河开凿,可用的人越来越少啦。”
的确,保证社稷安稳运转的第一要务就是粮食安全,所以柴宗训曾下旨地方,不允许出现良田荒芜的现象,限制种地农民外出务工,由此他还将税赋一降再降。
虽然承平之后人口开始增长,不过增长出来的这批人目前还没能形成劳动力。
何辉继续说到:“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