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只所以为中策,乃是因为开封北门一定是流贼重点防御区块,要想打通,官军非付出尸山血海的代价不可,即使成功了,解除了开封之围,但却无法歼灭城外的流贼,流贼随时都可以再来,是治标不治本。
松锦之战时,据说洪承畴曾经想过类似的办法,那就是保持粮道的通畅,不与建虏正面决战,想方设法帮锦州打通往海边的通道,使粮船能运粮和柴薪到锦州城去。
围困锦州初始,建虏就于锦州至海之间,掘三道大壕,各深八尺、宽丈余。并派兵驻守,明军想要填平壕沟,打通海路,非一日之功,绝对会是一个长久缓慢的过程。
但终究是一个办法,比起直接解围锦州,锦州通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唯独就是见效太缓。朝廷等不及,崇祯更等不及,最终造成了松锦之败,当然了,洪承畴临阵指挥也是有失误的,在初期取得几场小胜、皇太极尚没有赶到松锦前线指挥时,他没有采纳马绍愉“乘锐出奇击之”、张斗“防其抄袭我后”的用兵建议,以至于被建虏抄了后路。他还说:“我十二年老督师,若书生,何知耶!”,意思是,我已经做了12年的督师,你们这些书生,懂得什么?
锦州不能用,现在开封还是不能用,倒不是因为劳师费饷,进展缓慢,而是因为不能再给李自成机会了,从崇祯十一年到现在,短短不过四年,李自成就从十八骑聚效成了五十万大军,两次围攻开封失败并没有对李自成造成什么影响,如果这一次还是令他从容退去,下一次再围开封时,不知道他又会是多少兵马?
朱慈烺“带天出征”一次不易,纵然不能歼灭李自成,也要给他沉重打击,令他短时间之内不能再给朝廷制造麻烦,而中策没有这个效果,所以也被弃了。
算来算去,朱慈烺最终要采取的乃是三策中的下策。
那就是进军朱仙镇,和流贼硬刚。
比起前两策,这一策见效快,不论胜败,三月之内就可以见分晓,而三个月是朱慈烺估计的父皇崇祯帝最大的耐心度,三个月之内,崇祯帝不会干涉他,但若是超过时限,催促的圣旨怕就会雪片一样的飞来了。
第二,虽然是硬刚,但官军仍然占据优势,只要文臣不掣肘多事,武将同心协力,奋勇杀敌,又有穿越者的优势,得一个朱仙镇大捷,并非不可能。
朱仙镇是开封南边门户,谁占据了朱仙镇,谁就能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优势,历史上,左良玉前锋和李自成前锋骑兵几乎是同时到达朱仙镇的,但左良玉兵少,一番交战,不得不退出朱仙镇。其后朝廷大军在朱仙镇南边的水坡集扎营,一步步落入了李自成的算计。
这一世,情势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改变。
……
……
已是五月末六月初,正是一年中暑热的开始,位在临清城外二十里这一大片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