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愠不火

经改为后装填,后装填的最大弊端是气密性不够,同样产生火药燃烧后泄气的现象,这就有了预装金属弹壳。

预装金属弹壳解决了后膛枪气密性不够的弊端。

而眼前这杆火枪,虽然依旧是燧石击发,而非撞针击发,但后世步枪的雏形已经显现。

中指粗的预装铜壳体、装填的是细小的预制黑火药、尖锐的铁弹头,这使得在枪支重量减少的情况下,射程和穿透力反而有了提高。

吴争为它定下了名字——52式步枪。

由于制造工艺、流程依旧粗糙,膛线需要手工镌刻,四个老练工匠需要三天才能完成一根枪管膛线的镌刻,其中还有不小的废品出现概率。

这速度无法满足于北伐军换装,吴争只好对戚道昆、陈守节下令,半年时间,生产出三千杆52式。

……。

让吴争兴奋的是,宋应星的研究有了突破。

经过宋应星改良的蒸汽机车的连杆机构,对动能传导效率有了长足的提升,按宋应星的说法,保守估计,可以提升三成以上的机车速度。

也就是说,机车的速度将接近到时速五十里(25公里)。

同时,宋应星已经研制出了子弹自动装填结构,并试制了样品。

这是单纯以弹簧为复原结构的构造,而弹簧是百煅铁条,经过拉丝之后,再缠绕圆柱体得到的。

这种弹簧的持久性不长,寿命仅一年半载,之后就很容易卡壳,但,似乎并不重要,在吴争的极力坚持下,火枪制造已经被流水线化,虽然无法与后世的流水线整装相提并论,但枪管、枪托、燧石装置等等构件已经清晰地区分开来,也就是说,这弹簧就算真寿命不长,也不是太大的弊端,无非是在一年之后,重新更换个配件。

所以,吴争立即下令,让宋应星着手研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一成果运用到军工坊新制三千杆52式步枪上。

至于改良的连杆构件,更是不容刻缓地应用到蒸汽机车上。

吴争不担心故障和事故,因为他明白,但凡是新生事物,只有在真正的实际使用中才可以改良得最快。

如果需要吴争选择,那吴争绝不吝惜付出必要的代价。

……。

吴争的落子不愠不火,看似杂乱无章。

而凤阳府局势是山风欲来风满楼。

随着阿济格率军重返凤阳城,他将主力部署在临淮、怀远,与凤阳城形成一个铁三角,以达到首尾兼顾、相望互助的效果。

但阿济格显然没有象在出生誓师时那般慷慨激昂,他并没有立即对定远方向发起进攻。

&em

相关阅读: 大魏影帝傻妻,你马甲掉了一世独尊我的合成天赋诸神教主此道非仙亦非魔穿书后,我嫁给了男主他亲叔顶级战神陈阳唐婉嫡女重生之皇叔你别跑燃情蚀骨:老公大人请矜持全电竞圈都以为我是真的菜武逆妙手神农我家师姐要上天医者无眠一拳歼星鏖荒往笙录最强奶爸战神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小说主角陈阳唐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