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下后开口道:“说起来,前些日子徽州知府杨安平上了奏章,要工部派遣匠人前往徽州,帮着将水泥厂建起来,他们要自己修路。”
徽州府要自己修路?
夏元吉一下子来精神了,连忙追问:“他们哪来的银子修路?”
宋礼的眼神默默的瞥向稳坐如山的太子爷。
脑门上几乎就差刻上一个钱字的夏元吉,立马是将询问的眼神看向朱高炽。
“凡徽州籍商贾,所需缴纳赋税,皆由徽州府统一收取,各地通关有徽州府开具文书通行。”朱高炽默默的解释了一句。
如今大明的赋税很是繁杂。
各行各业的赋税额度不尽相同,除此之外还有朝廷规定的统一税课。
虽然朝廷并没有剥削百姓的意思,各项税课的制定,都不算太多。
但拦不住地方,会接着这些税课的名头,自行增加税额。
如今徽州府按照籍贯来征收赋税,徽州籍商贾自然是欣喜若狂。
就说那通关一事,说白了就是买路钱。
你一介商贾拉着货物,若是不交钱就不给你过。
一车货物,从浙江运到山西,中间所经过的所有关口,都要缴纳一遍银子,如此平白增加商贾耗费。
商人自然不可能自己承担下这笔支出,最终的结果就是将耗费增加到货物最终地的价格上。
价格上去了,百姓只能作望洋兴叹。
如此,商品货物和经济的流通性,就被大大的阻碍了。
如今徽州府施行的,就是按照籍贯地归属缴纳赋税。
如果朱瞻基在这里的话,就会解释道,这就是按照企业注册地缴纳赋税的翻版。
不过在如今的大明,自然是做不到这一点。
商贾们的生意归属地很难界定,远不如按照他们的机关来确定赋税征收地。
各地官府替本地商人们解决了赋税的问题。
偷偷摸摸的做着躲避赋税的事情,远不如坦坦荡荡的做事情。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如果一个徽州府的商人,所有的营生都不再徽州府境内进行,徽州府该如何收取这笔赋税?
锦衣卫不是吃白饭的!
协办锦衣卫的皇太孙,创造性的给出了一个绩效工作机制。
凡是查出有徽州籍商人,偷瞒赋税的,所追缴的赋税,锦衣卫查办人员将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