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城,皇宫。
“臣周通海参见陛下。”
周通海捧着一本奏则,神情严肃的说道:“启禀陛下,近来我靖国水稻产量再创新高。
户部根据农部提供的数据来看,预估明年的靖国水稻田亩总数将超过两亿亩。
其中南方(镇南关以南大部分属于热带)田亩达到八千万亩,一亩亩产将高达六石,计南方产出达四亿八千万石。而北方(镇南关以北,韶关以南,大部分属于亚热带)田亩达一亿两千万亩,亩产将高达四石半,计北方产出达五亿四千万石。”
“以此合计,明年水稻产量将达十亿零两千万石。”
“反观我靖国人口,最新统计,靖国正册(有爵位的,从庶民算起)人口一亿两千三百万人,副册(贱民,曜族,北方难民,奴隶)人口七千三百万人,合计总数一亿九千六百万人。”
“若是以所有人,一年所耗一石米来算,我靖国明年粮食富余,将高达八亿三千万石!”
“陛下!若是再按照一石米五万文的价格购买,明年靖国单单统购稻米的价格,就会高达四十一万五千亿文!朝廷一年的营收,也才堪堪二十万亿文上下。明年的财政赤字,将会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的。”
周通海也是吓了一大跳。
他从未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以前的朝廷缺钱缺粮,甚至百姓都有可能发生饿死的现象。
但是自从皇帝灭了世家,将土地租种给百姓耕种之后,事情就大条了。
因为靖国的粮食是统购统销,所以地里生产的大批粮食是有一个硬性销售价的。
杨定制定的是,接下来最好五年保持每年五万文不变,然后五年之后再逐步下降,让农民和合作社富起来。
这样才能支撑整个国家的初期发展资本。
结果不想周通海找人做年终总结估算,就明年一年的新增粮食就可能直接拖垮整个靖国的财政。
还想五年的支出?别逗了!赶紧想办法给粮食找销路才是关键啊!
而且这还是只是新粮,每年靖国需要清仓,将陈粮送出去卖了,不行就酿酒,或者再加工。
可是食用一样顶饱。
再说了,这还是只是现阶段登记的田亩,过段时间新一轮的开垦完成,新的田亩将会不断的抬高靖国的田亩,会有多少稻田产生?简直不敢想象啊!
杨定朱批的笔停了下来,手指敲击着桌面说道:“估算没错?”
“陛下!明年的粮产只多不少!!!”
周通海继续开口:“距离十座亿石大仓完成建设还需要一年。如此多的粮食一石生产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