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大家都望向一个方向。
翠纱里倩影摇曳,看的老少爷们一个个心头荡漾。酉时到,一声琴音肃啸,立刻人声消散,安静无声,大家都知道,传说中的人儿要献艺了。
但听琴声温婉,琴音含情,似乎是《凤求凰》,细听来又不像。曲子跌宕起伏,时而激昂,热情如火,极似少年郎的爱恋。时而琴声温柔如水,像极了耳边的吴侬软语,令人销魂。众人皆跟着琴音传递出的情感思绪起伏。
一曲罢,满堂喝彩,不时有人高喊:“请小姐掀帘一见。”待喊声持续起来,冯妈适时出现了,她示意大家安静,院子里边才静了些。
她扯着嗓子,虽有一丝尖锐但暗藏柔媚:“各位大人、衙内、先生、员外,今日乃艺馆姑娘琴操首秀,这艺是献了,若想当面献艺,那依着老规矩就得看哪位大人能成为座上客啰。”
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人高喊:“闲话莫多,还请妈妈快快开始罢,小生先出金百两,抛砖引玉。”
此话一出,不少人争先恐后出更高的价格,这可把冯妈高兴坏了,可是高兴不了片刻,她就皱起了眉头,这是何故呢?
且看她再次示意安静,扯了嗓子喊:“谢过各位美意,不过此次竞座规则妈妈我说了不算,得听琴操姑娘的,她说了金百两只是条件之一,条件二是回答出她的问题。”
台下一片哗然,不久就有人高喊:“那请妈妈快些出题吧。”冯妈示意安静,待场上鸦雀无声了,冯妈才喊道:“题目便是琴操姑娘刚才所奏之曲之由来。第一个答得上来有百金者便可上座。”
场中鸦雀一片,个个做冥思苦想模样,这时有人说:“高山流水。”不等冯妈摇头,场子里的老少爷们都一声声长谑送了他。不用说,不对。
随后,有人说:“伐檀”。冯妈摇头。又有人说:“水仙操。”还有人说:“良宵引。”类似答案层出不穷,大概都是依着琴操的艺名揣测来的。冯妈一直摇头。
这时有个华服中年人说:“莫不是琴操姑娘自己做的未出世之新曲,未曾听过。”冯妈笑了,承诺绝对不是未出世的曲子,而是世人皆知的曲子。
此话一出,场面又躁动了起来,有人高喊:“莫不就是《凤求凰》吧。”冯妈听了笑了,那人以为自己对了,正开颜大笑,要高呼,但见冯妈掩了嘴道:“衙内莫忙,错啦。”
满堂哄笑。这时有个沉稳的声音说道:“依贫僧之见,当是升了两个调,快了节奏的《凤求凰》。”
冯妈听到正确答案,本欲庆祝,话到嘴边却咽了进去,因为答话之人,穿了以申布衣袈裟,胡子花白,冯妈一时傻眼,不知该如何答话。场中也讥笑声不绝。
几声琴音压住了满堂讥笑声,瞬间安静了太多,一个年轻清丽的声音从亭中传出:“那依大师之见,此曲何名?”
众人都望向那和尚,只见那和尚哈哈大笑,对着旁边以为锦衣官人道:“被人识破,你自己来答吧。”那官人儒雅十分,抱拳躬身:“姑娘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