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恋爱资本主义"的构造与现实 3 为何恋爱变成好象拥有至高无上价值的样子

;到了近代上帝已死。

哎呀!这还真是让人想象不到啊!这个老去的圣者,在森林当中,还没听到什么消息呢!那就是神已经死去这件事情。

(尼采《查特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身处的十九世纪欧洲,已因科学万能主义跟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让神与天国这种宗教上的观念在现实中逐渐消失了。这样下去的话,人类就无法支撑自我的不安,而陷入崩坏!而实际上,宣告着神已经死了、视神为不必要而自立的人类提倡着超人思想的尼采,最后也发狂了。因为,人类还是无法成为能独自一人忍耐着孤独一边活下去的超人。果然,人类还是需要其他能够支撑自我的某些东西啊!于是在那个空隙里,就被已经存在着的、名为恋爱的系统弥补上来并且完成了进化。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近代的西洋人将人类,也就是自己的自我放到比神更高的位置。因此,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变成并非一定得由神中介其中来成立、维持。是的,在没有神的世界里,人类与人类不得不直接建立起名为爱的这种关系。从这里开始恋爱至上主义就诞生了,恋爱结婚这样的概念也就跟着成立了吧?

虽然在基督教圈的社会里,当然神是没有完全消失的道理,但就算是如此,也渐渐地将眼前的恋爱的价值摆得比神还要高了。也就是说,在基督教圈里,恋爱不仅是进化到在基督教中转变为崭新的宗教系统,也因为如此开始重视起一夫一妻制度。所谓的一夫一妻制度,是基督教身为一神教的遗迹,意味着男人与女人彼此代替神来支撑彼此的自我将对方当作超越着来崇拜这样的意义。

丹尼斯德胡记蒙※在《关于爱》里,将在近代西洋当中的恋爱起源是中世纪的骑士道精神当成标题。那似乎是因为这是跟金钱、欲望以及结婚完全无缘的、纯粹的精神之爱的样子。无论如何,恋爱的出发点,似乎是无限地接近萌(对角色跟偶像等等这些抽象存在的爱情)这种理念性的爱情的样子。

也就是说,在中世纪产生的萌之魂,取代了对神的爱,最后终于被编入结婚制度里而那些正在继续地朝向现代的恋爱结婚这个制度前进着。

※岸田秀

精神分析学者。在著作《懒人的精神分析》当中倡导着内容为人类是种本能被破坏的动物,因此也只能够遵循这作为本能替代品的幻想而行动着这种唯幻论。

※丹尼斯德胡记蒙(DenisdeRougemont)

以采用崔斯坦与伊索德为例子,研究关于西方恋爱的诞生与其发展的著作《关于爱:情欲与真爱》而广为人知。

|神的代替品一定要是美丽的

话说回来,虽然恋爱实际上是对神的信仰的代替品,但却是我没人要的最大原因啊!那是怎么一回事?换句话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emsp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

相关阅读: 节哀唷二之宫同学(请别忧伤了二之宫君)犬神ROOM NO.1301圣魔少女声音x魔法神灯女仆死神的歌谣死后文水夏三月,七日。死神官方小说死亡笔记外传神样家族少年阴阳师十二国记圣魔之血听到涛声(海潮之声)糖果子弹天空之钟 响彻惑星逃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