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明君在位立储的事情越难。
为何?因为皇帝英明身体只要不出问题也就不愿太过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即便立下储君太子的地位也往往会很尴尬。
皇帝不想分权于太子那太子就只能无所事事且得熬呢很多时候熬着熬着皇帝大臣们看你太过平庸就会起了另立储君之心。
由此每每都会伴随着激烈的朝争和动荡就算储君最后熬到头了登基称帝面对的也是一片乱局。
所以萧禹说的一点也没错前汉二十九帝有一多半都是幼年被立为储君幼年登位的就有七八人都免不了受到妇人以及权臣挟制。
一个孩子能斗得过谁?大多都是早幺的结局几个硬生生杀出来的手上也必定沾满了至亲的鲜血。
这也让前汉的历史充满了血腥的内部斗争不然以其强悍的军事力量也不会容匈奴猖狂那么久。
无法聚集内部力量来全力对付外敌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利益。
…………
“臣也以为皇子尚在幼年正是尚学之年不宜施加重任但皇子今年八岁了一直养在宫中怕是不妥。
陛下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臣觉得是该到了放皇子出宫见识一下天地广阔的时候了。”
两位宰相说话都力求简短所谓言多必失这不是显示自身才学的时候不能让皇帝会错了意。
所以他们的意见很明确皇帝皇后都还好好的立储之事就不用急先让皇子出宫历练一下看看成色再说。
两人都没提立长之制也就不算确定自己的立场。
皇帝现在有两个儿子都乃皇后所出国本已固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其他什么变故而且皇帝皇后恩爱了这么多年之后未必不能再生几个那就更好了。
至于嫔妃所出照现下的情形来看不太可能有那机会染指东宫就更让人安心了一些。
…………
李破满意的颔首两位宰相和自己是一条心是让人很舒心的一件事其他人的意见就不用怎么关注了。
两个字省心。
就怕遇到那种顽固之人开口就是立嫡立长你只要稍微有所犹豫人家就要死要活那才叫个闹心。
李破本身并不反对立嫡立长之说因为好处显而易见不用多说他烦的是拿此说事的人老子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天下想让谁继承家业就得老子说了算你个狗东西叽叽歪歪个屁啊。
这明显是开国之君的思维充满了控制欲。
当然了历代帝王都不缺这种思维可能不能做得到或者愿不愿意去做会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便在两可之间了。
…………
“原儿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