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至于专业的医学信息?
现在可是大数据时代,各种专业的医疗咨询APP已经使用十多年了,这些APP平台记录了太多太多专业医生的诊断记录,以及一些治疗建议。
甚至如果把这些大数据整合起来,绝对要比单个医生掌握的知识还要多,还要深,而且还要更加专业。
仅仅只是用于体外诊断,那绝对是够用了,甚至搭载了这些医学信息的机器人,可能比一个普通主治的诊断能力还要强一些。
毕竟一个主治医生十年的医学生涯,问诊过的病人恐怕也就数千人。
但是一个医疗APP十数年的数据累计,至少超过数百万病例。
虽然其中可能有很多误诊记录,但是在接收这么多诊断数据后,让一个医疗机器人判断用户有没有生病,那绝对不会判断错的。
又不是让医疗机器人给用户做手术,只是提醒用户身体状况,预防大病的滋生,对小病提供简单的医疗建议,完全没问题。
打个比方,在拥有医疗芯片中整合的大数据后,再借助体外诊断扫描,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在用户出现一些癌症早期症状,或者病前预示的时候就发出提醒,并且建议用户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这样普通人等到癌症中晚期才被确诊的事情将会大大减少,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时也能得到有效直接的医疗咨询,小病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大病则在病情还没恶化之前就可以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
其实很多大病,在出现的初期,都是以一些小病的形式的,比如流鼻涕,流鼻血,经常头晕,或者心跳频率有些不规律。
大部分普通人遇到这些情况,都会选择自己熬一熬,或者不在意。
等到病情拖延到更重了,可能才会去医院检查,可是往往到这一步的时候,病情都已经很危急了,治疗起来会很棘手。
医学上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早发现早治疗,早发现治愈率也高,也容易治。
而为机器人搭载一片医疗芯片后,机器人就能做到早发现,为用户的身体安全保驾护航,将病灶消灭于萌芽期,大大延长用户的寿命,也能减少被病痛的折磨。
医疗芯片的制作也并不难,只是会麻烦一些。
陈长安需要向中芯等芯片代工厂购买一批普通的存储芯片,然后再向大型的医疗APP企业买数据,最后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庞大的医疗信息数据整合一下,剔除一些误诊和错误的医疗信息,把整合好的数据刻录到芯片中,一片医疗芯片就算制作完成了。
第一次制作可能会很麻烦,但是之后的第二片第三片就可以直接复制了。
而使用起来就像游戏机的卡带一样,只需要往机器人的芯片槽一插,就能激活医疗诊断模块进行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