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对于现在西南诸省的情况很满意,现在西南需要的就是稳定,朝廷现在相当大的精力都放在赈灾上了。
当即,朱由检就下旨,让西南大营的总督朱燮元即刻开始对五万土司兵的征收,这些军队还是有很大用途的。
很快郑三浚就带领着一支庞大的队伍从天津抵达了北京城,一路上都得到了大量百姓的围观,即便是在月月都有抄家、人们对于这些事情已经见怪不怪的崇祯朝,如此庞大的囚车队伍也并不常见,一年之中也就是一两次罢了。
队伍的确是相当庞大,此次在天津以及天津周围几府抄家的盐商多达三十余家,参与其中的官员、太监也多达二十余家,家中所有人加起来足足有一千余人,再加上押送的军队,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队伍,队伍连绵数里之长。
郑三浚的抵京也吸引了京城中大量士子、官员的注意,显然是都在等待着朝廷究竟要如何去判这贩卖私盐之大案。
朝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郑三浚刚刚到达京城大门口,手持圣旨的高起潜就在门口等着他。
高起潜顺利的宣读了朱由检让刑部尚书郑三浚、大理寺卿陈扬美、都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三人共同审理此大案,违法者必然严惩不贷。
这样的举动向天子臣民表示了朕对于贩卖私盐是绝对不会轻饶的,表明了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于是京城内的目光都被如此大案的审理所吸引,很少有人注意到朝中的重臣们却仿佛对此案毫不在乎,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而在审理的过程中,大明的盐业却开始暗流涌动,不管留守在长芦盐场的一众官员如何遮挡,长芦盐场的事情在这短时间内还是逐渐暴露出来了。
毕竟那么大的长芦盐场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长期保密,现在能坚持一个月朱由检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大明真正的大盐商们已经知道皇上的产业少府也在卖盐,而且价格比他们还要便宜半成,若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朝廷自己又能有多少家店铺呢?自己完全承受的起。
但是万万没想到朝廷竟然做的是批发生意,少府大量的将盐以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给其他在乡下活动的小商贩。
即便是如此,最初他们也并没有着急,长芦盐场的产量他们心里都有数,如此低的产量根本就不可能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就当是给皇帝一个面子了,皇上都亲自下场了,他们这些人总不能无动于衷吧,万一给皇帝逼急了可不太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过去了,他们终于发现事情不太对了,长芦盐场什么时候有这么高的产量了?就算把以前的私盐都算上也远远达不到现在的水平啊。
现在北直隶一个布政使的盐几乎都快要被少府占据了,他们的盐距离近天生成本就低,他们从南方向北运成本太高,他们真的抢不过少府。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扬州的大盐商在某天夜晚进行了以此小规模会议,经过一番商谈他们暂时定下了两个主意,一是想尽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