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之处。
莫非,林老师故意写出这首歌,是有目的的。
以林老师的才华,倘若他想的话,写出一些技巧性十足的音乐,又有何难?
但炫技……绝对不是林老师的性格。
林老师之所以没有将音乐当做职业,而是当做一种爱好,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音乐,被金钱所浸染。
毕竟,一旦成了职业,写歌就要考虑其市场功能。
林老师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只是为了探究音乐所有的可能性。
比如——音乐对文化、对历史、对民俗、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何作用?
这般一想,一切都通了啊!
很明显,这首《少年》,便是在这样情境下诞生的。
——
这是“林寻超话”中的一篇帖子。
这分析的……感觉还特么挺有道理的。
“当初骂林老师的那些人,立马过来排队道歉。”
这篇帖子,竟然引起了一波讨论热潮,和某专家那篇文章,简直是相互呼应。
张梭良全程吃瓜,然后看到最后是这个结果,顿时目瞪口呆。
他见识过无数洗白的套路,深谙其中之道。
其中一些套路,堪称绝了,可以上公关的教材了。
但和林寻这个洗白文案比起来,简直小学生。
其他的洗白策略,只求能把黑料撇干净就行。
但林寻这个,却是将黑洗成白、再染成红。
张梭良此时终于知道,自己和林寻的差距在哪了?
林寻的公关团队,胜过他的公关团队、十倍乃至数十倍啊!
……
张梭良认定这些事是林寻的公关团队操作的。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林寻还是在别人的提醒下,才知道了此事。
他也是目瞪口呆。
“我怎么感觉,这篇帖子,是林凯之的风格?”
陈要重读一篇,摇头道:“应该不是……这篇帖子逻辑严密,论点、论据环环相扣,可谓严谨,绝不是林凯之能写出来的……这应该出自一个理工男的手笔。”
林寻略微惊诧地瞅了陈要一眼,“这你都看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