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在3.49%!
在收视率上,《举起手来》第一集播放完毕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举起手来》剧组群里面,已经是一片欢呼声,参演的演员们络绎不绝的发出恭喜的短信。
李南池只是在收视率数字上停留了一会儿,心中一块石头已近落地,收视率在后半程没有掉落下去,说明大多数观众并没有受不了这种夸张抗战方式的毒点而弃剧。
随后进入《举起手来》的官方围脖评论区,翻看着观众的评论反馈。
翻看评论区,李南池是想要看一看观众们的大体态度。
五花八门,各种声音四面八方。
“看了个乐呵,大晚上笑的合不拢嘴,是不正经抗战剧无疑了,鬼子各种战术白给,火车争斗上上演各种有枪不用,硬要拼刺刀系列。”
“火车过涵洞时,轨道旁边的鬼子听到火车枪声还不知道趴下,集体排队白给!这是把鬼子都拍成智障了么?”
“鬼子竟然三个人抱着根木头横陈在火车头之前,这是要用长木头去挡住全力运行的火车么,智商实在感人!”
“你们看到的剧,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个成语。鬼子三勇士举木头拦火车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做‘螳臂当车’的成语;甩飞出去的鬼子抱住火车头冒烟筒,又让我想起了‘炮烙之刑’;火车头前的鬼子被一脚蹿中裆部,让我想到了‘致命打击(鸡)’......”
“啧啧,羡慕楼上的成语储备。”
“细节还是不错的,高架桥和铁轨枕木都是民国风格,不知道剧组是在哪儿找到的。还有鬼子三八大盖开射的时候,后座力和枪烟也呈现得很自然。”
拍摄《举起手来》的时候,在《地雷战》做过副导演的黄飞继承了那股子细节严肃劲儿,所以拍摄出来的剧版《举起手来》其实是比原版的电影要讲究不少的,至少没有出现铁路两旁有电线杆、水泥枕轨这些穿帮镜头。而且鬼子要么说日语,要么说日式中文,反正鬼子对话没有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所以虽然剧里面有很多不正经的夸张抗战镜头,但该做到的时代质感细节是做到极致的。
要李南池的话说:这就是要用最一本正经的镜头讲最夸张的故事。
李南池在密密麻麻的评论区继续往下翻,各种讽刺的声音也不少:
“怎么说呢?有些失望,两位顶尖抗战导演竟然拍出这种无脑片?所谓的抗战喜剧,呸,特么就是神剧!”
“鬼子都是无脑,我方则是武力拉满,有种大学生暴揍小学生的即视感。”
这些声音下,有自己的铁粉自发反击这种讽刺。
“我觉得没必要深究这些,工作压力已经那么大了,看得舒服不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