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过去。
经杨师道介绍,杨集对这两个作坊有了大致的了解。
武家作坊乃是伊州最大的纺织作坊,由武氏三兄弟所开,他们作坊之内有两百张织机、四百多名工人,购自伊州全境的生丝、皮棉都集中在这里加工成线、布,纺织成绸缎和白叠布以后销往西域;而张家作坊也是如此。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两家外向型的工厂。
其实在大隋,这样的工厂还有不少,比如独孤敏,她在邢州开的白瓷工场,长期有两千多名工人做工;甘州的瓷器工场也有三千多名工人。前者产精品;后者产平常人家使用的器具,做出来的产品以外销为主。而且由于北方的金山等山脉产出金银玉极多,北方胡人自己又不会加工,他们一般都把粗犷的金银锭、原玉拿到边境换取极少的物资和精制的陶瓷品,独孤敏眼见突厥汗国崩溃,自己的儿子又是凉州之首,安全有保障,于是她又在甘州开了一间大型金银器和玉器加工厂,产出产品也将针对境外。
要不是有这么多专门做工的工厂,光靠民间断断续续做做,大隋自己就不够用,哪还有产品来出口?
而益州和扬州等地,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很多大型蜀锦厂、丝绸厂、瓷器厂。
也就是说,早在魏晋南北朝,国内小作坊式的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了。
很快,杨集就在杨师道的带领下,来到了武家作坊。
武家作坊和传统的工场一样,实行了前店中坊后宅的格局,店铺的柜台很长、左右两边的货架很高,但此时的柜台和货架都是空的,从中可以想象得出产品上市时、商人汹涌而来的景象,然而现在却只有一名伙计坐在柜台之内守着空荡荡的店铺。
“你们东主在吗?”
杨师道在柜台上重重一敲,点着头打盹的伙计吓了一跳,连忙起身道:“在在在,客人要买布料吗?”
当他看清来人是县令之后,说话也变得结巴起来,“杨县令稍候,我去叫东主来。”他话音刚落,便一溜烟向后面跑去。
杨师道没有理会那名慌里慌张的伙计,向杨集介绍道:“王叔,武家作坊是商人武元路所开,他原本是敦煌人士,但是由于周、齐、陈六大家族涌入敦煌,他惨遭排挤,无法立足,于是举家搬到伊州,当了伊吾国的人,后来在伊吾老城开办了作坊,可同样惨遭伊吾国的旧贵族排斥、盘剥,于是又跑去了罗护镇立足,他死了以后,作坊由他三个儿子接手,镇远城建成以后就搬了过来。武家作坊现有两百多张织机,老大武行风,主要负责卖货和对外打交道;老二武御风管工场、老三武乘风收原料,他们三兄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排行第二的张家作坊,只有六十多张织机,规模只有武家三成。”
杨集问道:“镇远县除了纺织作坊,还有什么作坊?”
杨师道答道:“还有三十多家大小不一的酿酒坊,但是雇工四百余人的作坊,武家是唯独一家。”
正说到这里,大堂后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小跑而来,老远便拱手道:“杨县令怎么有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