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眼目睹暴民聚集成团后的无穷力量,能使一个平凡百姓变为杀人恶魔,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只需轻轻煽动便可。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方老弟,周天子这谥号,你怎么看?”兮吉甫见方兴也陷入沉思,冷不丁问道。
“我不敢妄评君王,只知圣贤有云,‘不可以一眚掩大德’。”
一句话说出外交辞令的水平,这少年真是个可造之材,可千万别把他小觑了。“好极,”兮吉甫赞许道,“你在彘林之中,曾与厉天子多有交集吧?”
“也只是见过两面而已,”方兴眼神黯淡,“何况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便是出奔十四年的大周天子。唉,他一生雄才与功业,却因‘专利’之策而酿成国人暴动,竟得到‘厉’之恶谥……”
“专利之策乃是千古好策,”兮吉甫打断了他,“此乃中兴大周之良方,国富才能富民,周王室都入不敷出、礼崩乐坏,百姓又何谈安居乐业?”
“兮兄此言振聋发聩!此前,弟只听一人说过。”方兴面露崇敬。
“哦?是谁?”兮吉甫听说有人与自己观点相同,不禁好奇心起。
“太宰。”
“卫伯和?”兮吉甫愣了片刻,忍不住抬眼往太庙中寻找他的身影。
镐京城里,国人对他评价实在不高,毕竟当初是他率兵入京平定国人暴动。更何况,他的卫国君位争议颇多,更是背负如潮骂名。不过,兮吉甫从来不愿从众——凡是国人所笃定之事,他偏要反过来看。
卫伯和历来低调,故而兮吉甫对他并不了解。若非方兴提及其言论,自己都没想到此公竟然有如此不凡见解,不由多了几分钦佩之心。。网首发
英雄所见略同也!
“不过国人都是鼠目寸光之辈,只看得到眼前利益,哪能体会周厉王和荣夷公之苦心。”方兴感叹道。
“乌合之众,自然难伺候得很,”兮吉甫嗤之以鼻,“他人对己有恩则忘之脑后,他人对己有仇便铭记于心;自己对人有恩则念念不忘,自己对人有仇则云淡风轻……概莫如此也!”
二人又发呆了半晌,再听到太庙中鼓乐声起时,卿大夫们已然开始献诔诗。
再抬头顾盼,黑压压的国人早已散尽,只留下零零星星的旁观者。而刚才还严阵以待的虎贲师卫士,如今表情也大多如释重负。
兮吉甫看了一眼刚才被“火线提拔”的旅长南仲,他此时手持长戈,眉宇间英气逼人,自有一股威风堂堂。
“南仲,南仲,”兮吉甫轻声念叨了几句,“不知他和南偃有什么关系?”
“南偃?”方兴不解。
“国人暴动时,南偃便是镇守宫门、实战不退的虎贲教头……像,长得真像!”<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