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宴宴:天下(下)

李若昭盯着地图上那一角写着“长安”的一片小小的地方。真是很奇妙啊,无比繁华的大都在地图上只是小小的一点,和更广袤的中原大地相比,也只是小小的一点。

她垂眸,摇摇头。

“不了,以后我们就在洛阳。”

“确定不在长安?”

聊到现在,李世默酒醒了大半。

“我们既承李唐正统,总要做出一些让天下人信服我们的举动吧。如今放弃长安东出潼关,还可以说是时局所迫,彼时天下既定,为何不能回到长安?”

“若仅为正统,前汉后汉,也没有定都在同一个地方啊?”

若昭反问他。

“你有没有发现,自前汉之后,至杨隋之前,举凡统一天下的政权,没有定都在长安的?”

确实是,前汉之后,虽然能统一天下的政权不多,后汉、西晋,均定都在洛阳。

“千年已过,时局早就变了。还是那句话,天下的重心,在向东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以北方的人口数量,绝没有可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需仰仗南方的转运供给。”

若昭用长棍在地图上划过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摩擦在牛皮地图上划出“吱溜”一声,天边裂开一道闪电,淅淅沥沥的雨在天的缝隙中越漏越多。

“大运河,真正意义上天下的命脉。以洛阳为中心,北抵幽燕、南至余杭。如果我们定都在长安,就会多出一段将粮食从洛阳运至长安的路线。关中地势高而河南地势低,粮食进入关中需溯黄河、渭河而上,这将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若昭颇为诚恳地看向李世默。

“为了维持都城长安的运转,繁重的运行成本,最后都会落脚到百姓身上,我想,这也是你不愿看到的局面。”

当然,李世默承认。

“但我还有个问题,既然定都长安的成本比洛阳高,那为何杨隋、以及我们的祖先要定在长安?南粮北运并非从今日开始,杨隋开皇四年,文帝命宇文恺修建从潼关至长安的广通渠,他们不会不知道,这将是极大的国库负担。”

“因为他们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啊。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若昭地图上关中的地方画了一个大圈。

“关陇本位。

“自前汉后期,伴随着察举、及其之后的九品中正的兴起,郡望谱系成为文化的主流。又因为后汉之后,整个中原陷入了长达四百年的地方割据争端。能最终坐稳君位的,不外乎是以一个家族为核心,其他高门大族拥护,以特定地域为基础集团。比如,后汉光武帝之于南阳,比如,杨隋、李唐之于关陇。杨隋、李唐的核心,起自西魏北周的军功贵族,并且构成了一个扎根在关中掌握政权的核心团体。但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貌,新的变化,已经在数百年前就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相关阅读: 我真不是翻译恰似寒光遇骄阳安小兔唐聿城模拟修仙传首席的掌心挚爱安小兔唐聿城千亿盛宠:闪婚老公超能干安小兔唐聿城穿过风的间隙安小兔唐聿城梦醒不知爱欢凉安小兔唐聿城时空长河的旅者盛宠婚不晚安小兔唐聿城一夜闪婚,我的老公是首富安小兔唐聿城抗战之乱世下山梦醒不知爱欢凉安小兔唐聿城亿万宠爱:闪婚老公超给力安小兔唐聿城闪婚老公独宠妻安小兔唐聿城愿倾余生,囚你无期唐聿城安小兔沈蔓歌叶南弦小说我在曹营当仓官丹魂剑魄陆尘陆雅婷仙灵花圃当戏精遇上黑切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