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明发展的快车道

不管能不能理解皇帝的深远想法和目标,都不影响人们在逐渐改变的框架内去适应,去更好地生活。

李旦和孙维达,以及众多的商贾都是一样。一方面顺应变化,一方面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继续赚钱获利。

其实,不管是海商总会,还是长江商会,在朝廷要求的运输粮食物资的过程中,都不是赔本。只不过相较于瓷器、丝绸、茶叶、棉纺等,赚得少一些而已。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们获得出口紧俏物资的数量可比以前更多。象朝廷的织造、瓷器工坊,所出产的精品,大部分都给予了他们两家。

这也可以看成是皇帝对于他们的回报,做为国为民的事情,不白干。这还不包括玻璃镜子、香水、香皂等暴利商品的份额。

窗外传来了嘈杂的声音,两人所处的木楼正在港口的附近,登高望远,便能看到港口内忙碌的景象。

孙维达注目良久,微笑着伸手一指,说道:“长江各港口也在安装起重机,装船卸货既快又好。”

科学院制造并改进的起重机,正在运输领域普及。由动滑轮和轮盘组成,有大有小,大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更新最快的网

李旦站在孙维达身边,笑着说道:“孙会长请细看,除了起重机,还有定装货箱,依据船只大小所制,装运起来快捷方便。”

定装货箱就相当于后世的集装箱,大小材质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除了海运之外,陆路上的马车运输推广得更快。

最容易接受新型运输方式的自然是商贾,从中华商会开始,就发现了标准马车、货厢运输的便利,以及专业运输和分段运输的好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贩货买卖,基本上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人吃马嚼,一路上的花费不少,还很辛苦。

现在呢,依托于驿站建起的货栈旅店,则可以为分段运输打下基础。特别是中华商会,最早接了皇帝的差使,在陆路建起了中继站点。

这样一来,中华商会就能够以省为界,实现分段运输,也只承担省际运输。货车到了交换的地方,或者换马,或者把货厢换车,再继续行程。

这样的运输方式起码减少了人员长途行走的劳累,以及吃住上的花费。除了自家的货物运送,还可以承揽别家的业务,这又是一笔收入。

其实,分段运输在漕运上早已有之,改到陆运,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等到铁制板轨铺设完毕,在运输上的速度和便捷,又能迈上一个台阶。至于蒸汽机车进入实用,皇帝估计至少要十年之后。

即便如此,改变也是巨大的,也是随处可见的。四轮马车,钢制车轴,标准货厢,起重机械等等,都是大的进步。

而效率的提升,意味着人力的节省,人力的富裕。现在可不是发愁就业率的问题,广阔无边的土地,抢过来不难,难的是人口的填充,以及尽快地开发。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又见九叔我真是实习医生dota传奇教父每周一个新模板诸天一级保护废物犬夜叉之战国大妖怪惊神时代反派今天也很乖一念吞天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至尊神魔凌风秦风慕容雪诅咒之龙无上之盖世神功盖世豪婿这岛国的画风太中二了我在三国当暴君动漫女主长大以后朕的大秦不可能亡美人与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