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得有两厘米;同时厚的一端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凸起。
两片玉能扣住,主要就是这两侧的半圆形凸起里头带“插扣”。
这两片玉,还不是一个颜色,一片是墨黑色,一片是土黄色。
玉质也不太一样。
墨黑色的玉质,相对润一些,还带着一些稍显青灰色的条纹。这种玉石,不是有名的玉种,应该是一种地方玉,和岫玉略有点儿像。
土黄色的玉质,润度稍差,蜡质感强,带着一些点斑,呈暗橘红色。这也不是有名的玉种,略像黄龙玉,但质感不一样。
“斧头”的两个外侧面,墨玉和黄玉上,都是刻有纹饰的。
墨玉上的纹饰是竖着的两道阴刻云纹;黄玉上的纹饰是横着的两道阳刻回纹。
吴夺上手之后,先是“拆卸”了一番,能一分为二,也能合二为一,内侧贴合面没有纹饰,光滑平整。
吴夺看不明白这东西到底是干嘛用的,但却能从工艺上和外表特征上看出,这东西年份不浅,当是战汉时期的玉器。
从战国到汉代,玉器有一些大致相同的特征,也是华夏玉器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东西肯定是要听一听的,听之前,吴夺又是先问了老张一句,“张老师,这件玉器,我也请个价儿吧。”
“你觉得能到什么时候?”老张这次却没有先报价,而是反问道。
吴夺想了想,“玉质一般,但是工艺挺细,从雕刻和打磨来看,应该是战汉之物。”
老张点点头,“眼力不浅,还能具体点儿么?”
吴夺应道,“这种斧形很特别,实际上从战国到汉代,都是没有的,很难判断。”
老张笑了笑,“战国晚期。”
吴夺心道,你说啥就是啥吧,反正我待会儿要听,“张老师,这价钱?”
“这东西,和那幅画正好掉一个儿,十五万。”
吴夺略略沉吟,并未立即应声。
常规来看,依然是小贵。虽然是战汉时期的东西,但是玉质一般,而且现在还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张见吴夺如此,又开口道,“关键是你喜欢不喜欢。”
这话貌似有潜台词,应该是如果你喜欢,价钱可以商量。看来和那幅画不一样,不是一口价。
“我再好好看看。”吴夺说完,便就开始听了。
这次他听得时间很短。
但听完之后,却又是半天没说话。宁霜看了看吴夺,从表情上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便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