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杭升继续视察台北府,然后安置巴蜀的百姓。
台北新城按照它的建造速度发展着,这一切林杭升都看在眼中。
不过林杭升在乎的还是巴蜀百姓的安置问题。
李由、祝况之他们按照之前那批百姓的安置情况,给这些百姓按照人口情况,分了一部分的田地给他们,除此之外,还有房屋、粮食、种子、衣服、纺车、缫车、蚕丝之类等。
百姓们分到这些之后总算有了些许的盼头。
......林杭升至台北七日之后,港口之上又来了一批巴蜀地区的流民,相较于上一次手忙脚乱之后,这次林杭升以及属下的官吏应对流民倒是得心应手不少。
见到李由他们安置地紧紧有条,林杭升觉得差不多了,他还要去流求路的其他地方视察看看。
离开台北府之后,林杭升去了基隆港港口。
林杭升见到此处山形似鸡笼,而且三面是山,还有一面是海,是很不错的港口。
他这次是特意来看船只的建造的。更新最快的网
此时基隆港口一共有六座船坞厂。
其中一半主要用来督造海上所用的船只,这些船只几乎都是大吨位级别的,当然林杭升此番前来基隆港,主要是来视察战船。
这一日一大早林杭升已经来到了船坞厂。
一大清早,天色刚亮,离港口很近的船坞码头,只见造船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的搬运木料,这些树木都是砍伐自深山老林,而且看树木的年龄至少在七八十年以上,基本上是做大船的那种木纹坚固,不易开裂的那种。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工人们分工明确,其他一部分的工匠们在做龙骨,还有一部分的工匠在造船只其他部分构件。
一条船只,如旁龙骨、肋骨、龙筋、船壳板、舭龙骨、船首柱和船尾柱等构件。
看到工匠们热火朝天干着,林杭升看了看边上的主簿。
年轻的主簿方平正在低头在空白纸上记录起来。
方平看到林杭升的眼睛注意着他,立即停止记录,恭敬地拱手。
“方主簿,且拿来我看看。”林杭升看了之后发现这是船坞厂登记造册簿子,上面记录每日船工的木料使用情况,以及船只建造情况。
林杭升看了看发现制造一条船只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方主簿,这之前人手不够么?”
方平道:“是的,如今虽然已经有六个船坞厂,可工人还是不够,这半年以来也才制造了十八艘船只,其中大船只有七条,其余都是小船。”
林杭升摇摇头,“这样的速度拾不行的,还得多招人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