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余商号中,杨安时将燕京的情况和王安说了一些,在听闻张雄飞成为蒙古人御史台的官员之后,王安问杨安时:“像张雄飞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目前来说只有张雄飞一人,不过我们打算派精明能干的人,不知陛下那边可有人选?”杨安时觉得他训练的这些人虽然获取情报的能力不错,大部分也只能在底层为小吏,而要在蒙古内部官职混得越高,就需要真才实学,需要王文统这样的人才,不过王文统的品行不行。眼下除了张雄飞,杨安时暂时还找不到。
“杨老先生这边真没其他人可用?”
“杨光明他们打打杂可以,但要参政,他们的才干不堪重任,毕竟他们没读过多少书,最多只能当个小吏!”
“既如此我这就给陛下写信,让他遴选一些人来?”王安感觉此事重大,随后就下去写信去了。
写完信后吩咐了人,将信函送出去之后,王安才继续与杨安时正谈燕京的情况。
杨安时道:“老夫认为,如今就是如何让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两败俱伤,然后借李璮的力量取燕京!”
“陛下之前曾写信给我们,需要我们继续暗中联络阿里不哥的人,不过阿尔斯楞的力量还不够,我们需要很多个像阿尔斯楞一样的人,与蒙古王廷联络。”
王安问道:“那先生可有其他联络的人?”
“当年我确实派人去王廷,因为陛下和我说过这件事情。后来我回燕京之后确实也派了人,不过现在那人被阿里不哥派到其他地方去了,具体什么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说完他就拿当年赵诵交给他的一个厚本子。
这本厚本子上写了很多人的名字。李彦简、孙家父子、也黑迭儿、刘秉忠、郭守敬、窦默等人能到宋国,都是这个本子的功劳。
杨安时觉得他光靠赵诵给的这个本子,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王安道:“没消息确实棘手,现在我们就靠那个阿尔斯楞与和林的人联络了。”
杨安时却说:“阿尔斯楞完成使命之后就回漠北了,他毕竟是蒙古人!异族人非我同类,其心必异!所以我们得换个人来!”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也是,这是他与陛下的交易,交易完成之后,他就可以远走天涯了。”
“既然阿尔斯楞靠不住,那我们要换种方式了。眼下我们要重新开始布局燕京城!”杨安时郑重其事起来,“张雄飞和我说,姚枢自来了燕京,重置中书省之后,又寻了不少施政之才,在他治下,解决了不少蒙古内政的弊端,更何况有王文统这些人在,所以你看到现在燕京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些都是姚枢他们的功劳!可惜当初老夫没有派人将姚枢抓过来!否则的话,忽必烈也不会这么快就崛起了!”
“忽必烈当年就是依靠那帮金莲川幕府的汉人才发家的,姚枢是忽必烈非常仰仗的幕僚,此人不亚于刘秉忠,他若消失,必然会震动整个金莲川,到时候忽必烈必然派出重兵搜寻,而且此人一直待在开平留守,去年也没随军出征,我们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