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的研究,是无法满足他的预期的。
诚然,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一项值得华国人骄傲的实验。
但是,在运行了这么多年以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适用性,已经不能满足中微子领域的研究了。
这才有了在前两年被提出来的江门中微子实验。
江门中微子实验,就是为了接棒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才被提出,并开始建设的。
并且,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已经在计划退役了。
顶多再服役两年,就会在完成科学使命的情况下,光荣退役。
这一点,虽然是陈舟的猜测。
但是后来,陈舟与王贻淓的交流中,也是得到了确认的。
所以,如果说陈舟仍然选择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的话,那他很有可能,将无法取得现在的研究。
至少,参与到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后,陈舟的思路肯定不会与先前一样。
而会转变到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这条线上来。
那样的话,已经服役多年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既然在王贻淓等人的手中,都没有新发现,凭什么到了陈舟加入,就能利用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的实验装置,去发现新的成果?
陈舟可不觉得,自己能够凭空造物。
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陈舟很有可能,需要等到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建设完成。
但是,这里面的时间成本,未免太大了。
再加上江门中微子实验建造的目标,以及整个物理学界,在中微子实验上的目标,都是以十年二十年计的。
而这个目标,还只是他刚解决的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内容。
这可不是陈舟所希望看到的。
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实在太有限了。
即使陈舟年轻,他也不愿意将时间成本,花在这个上面。
而基础科学的停滞,不也正是因为时间的有限吗?
如果忽略一些无法验证的猜测,事实上,基础科学停滞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东西。
一个就是时间,也就是人类的寿命。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领域的划分,也变得越来越细致。
知识的总量,同样也在飞速的增加。
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学习起来的时间成本,也跟着在飞速增加。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某一学科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