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码头经过几次扩张,已经可以同时容纳上百艘船只,每天都有一堆的纤夫和苦力在这里讨生活。
“大力,这个月你至少挣了这个数吧?”
乘着午饭的间隙,阿南坐在大力旁边,闲聊了起来。
“嘿嘿,差不多,今年码头上的船只比往年多了不少,只要早点来,晚点走,一天能挣过去两天的钱。”
大力脸色被晒的黝黑,浑身虽然谈不上多么精壮,但是胳膊却是看上去很有力量的样子。
阿南:“还是你厉害,这一个月下来,比长安县的那些胥吏挣的要多多了。”
阿南和大力都是同一个村子过来长安城讨生活的,倒也什么话都敢说。
大力:“哪能跟他们比呢,这些胥吏的俸禄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长安城那么多商人,只要稍微给他们意思意思,就比我们辛苦几个月还要挣的多了。所以还是要会点什么东西才行,不能跟我们这样单单靠体力讨口饭吃。”
阿南:“这就是你支持你家大郎去观狮山书院读书的原因吗?要我说,他都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书了,十几岁的年龄,完全可以出来帮忙挣钱了。就这码头上的挣钱速度,读什么书呢?哪怕是到时候可以去到哪个地方当胥吏,也不会是在长安呀。”
阿南的这个想法,在渭水码头代表了一部分纤夫的想法。
不过,更多的却是跟大力一样,支持自己孩子去到蒙学、小学,甚至是书院里面进学。
受到楚王府的影响,长安城各个大作坊都会建设自己的蒙学和小学,同时也会适当的对外招生。
可以说,在长安城,你只要想读书,门槛已经比十几年前不知道降了有多少。
要是在大力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别说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纤夫,哪怕是就是普通村子里的小地主,要养一个读书人,压力都是非常大的。
读书,基本上是一件跟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的事情。
“阿南,不一样的。我家大郎到时候是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哪怕是毕业后跟我一样来到码头当纤夫,日子也会过得比我们要好。其他的都不说,单单他的那些同窗,就注定了他这辈子不容易被人欺负。哪像是我们,时不时的就有泼皮想要到我们的主意。要我说啊,你家的二郎现在还有机会,让他再回到小学上个几年,到时候也去观狮山书院。”
大力自己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对于自家孩子读书这件事,却是非常支持。
不要说这两年收入水平好了很多,就是几年前收入差的时候,他都咬着牙送家里的几个娃上学呢。
长安城那些蒙学和小学,对作坊子弟的收费是很便宜的,但是对于无关人员,那是正常收费的。
“有没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啊?算了,又有大活要来了,改天我找你喝酒的时候再聊,正好听说长安城最近建设了不少的的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