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恐怕有点扯淡,《棋魂》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时势造英雄,顺应了当时的围棋热,而非引领。
八五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打,曰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九段连克中方六元大将,中方落后于日本队,被杀得只剩下一个人。
最后的聂卫平作为主将出战,连续战胜小林光一和王座战冠军加藤正夫,把比分扳平。
当时擂台赛在两国都引起巨大轰动,之后的决胜局,聂卫平在北京又击败日方主将、曾六次夺得“棋圣”战冠军、并被授予“终身棋圣”称号的藤泽秀行,最终为中国赢得了擂台赛胜利。
这一战杀得中曰两国都热血沸腾瞠目结舌,中日韩之间的擂台赛从此拉开帷幕,每一届都受到极大关注,打到现在都难分难解。
后来又有中日韩棋手轮战人工智能,围棋始终吸引民众极大的关注。
所以《棋魂》是在八、九十年代围棋热的氛围下开写的,说引领热潮就言过其实了。
江川记得八十年代东宝还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作《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借中日之间横跨几十年的围棋交流反思战争。
现在小畑健卷土重来,开始连载《死亡笔记》,市场敏锐度明显比原来提升了不少。
他显然注意到现实向题材不吃香了,于是《死亡笔记》的设定也开始鬼扯,完全向流行看齐。
《棋魂》虽然也有鬼怪角色,作为体育番无疑是现实向的,鬼怪只是起开挂的作用,而《死亡笔记》完全是超现实世界。
这无可厚非,《鬼灭之刃》同样是鬼话连篇。
其实江川并不喜欢《死亡笔记》的故事,设定太弱了,都不如后来大陆的许多二三流网文,更别说一流的。
比如说死神的笔记遗落在人间,只要把人的名字写上去,并想象着对方的长相,那么这个人就会死,但用专属橡皮擦擦掉名字的话又会再活过来。
这是逗谁呢,抄袭阎王爷的生死簿可以理解,可这么随意就过分了。
但这不是小畑健的错,故事是其他作家写的,他只负责画。
江川之前看过《死亡笔记》的动漫和电影,可以说没有小畑健漫画光环罩着的话,都算不上优秀作品,作为推理剧许多逻辑都无法自洽,全靠笔记本复杂的设定强行撑着。
就如同之前鸟山明感悟的,漫画读者其实没多少人在乎故事逻辑,大家看着画面有意思就行了。
漫画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其实从手冢治虫开始,不断研究的就是如何在外行面前装逼而已。
但漫画对漫画家来说却是生产资料,之前江川并不太在意JUMP调查报告的排名,因为他是新人,新漫画的数据比“死火海”差一点可以理解,毕竟人家已经有了名气和几年的读者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