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么,看看他这精神头,这昂挺胸的气势就知道了。
“皇上,那遣散内监一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樊普常忍不住的小声劝到。
“外祖父,这件事孙儿心里有数的。孙儿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胡闹的。”辉哥客气的回应着。
走路呢,又不是朝堂之上,喊声外祖父,也不打紧。
樊普常一听,这孩子是打定了主意了,无奈朝洛逸,陶清源他们几人看去,希望能帮着劝劝。
因为这件事还没最后拍板,还有挽回的余地,不然的话,真的收不了场,要让人看笑话了。
然而,他看的几个人,完全没回应,就好像跟他们一点干系都没有。
樊普常这会儿很希望薛国公在,他肯定会跟着劝劝这孩子的。
看看身边的这几位,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想指望他们帮皇上朝政之事,那还真的指望不上。
这福安侯和洛将军原本就是江湖人士,对朝堂之事原本也不擅长。
可是商家这小子,跟着他祖父为官也有几年了,怎么也如此不靠谱呢。
似乎商家的存在就是保护皇上安全还有边境安稳的责任而已,朝政决断什么,根本就不管啊这是。
樊普常心里犯愁,默默的跟着走着,忽然又想到,自己才没多久前,还认为终于等到了樊家一直在等的明君。
既然如此,也是因为外孙与众不同的处理朝政大事的方式,和观念。
那既然如此,自己在这纠结个神马?
非得让这孩子跟以前的皇上一样的,那樊家历代的期盼又岂不是一句空话?
养心殿到勤政殿这段路不是很长,却让一位老文儒彻底的想明白了,彻底的放下心结焦虑了。
全力辅佐外孙,绝对不做外孙的绊脚石。
那样的话,岂不是跟朝堂上那些拿着国家俸禄,却不干正事儿的家伙一丘之貉了么。
勤政殿内,早早赶到的大臣们,做好了看热闹的准备了。
“皇上,遣散内监一事,还请三思啊。”有人胆大的开口。
辉哥坐在龙椅上,笑着点头;“唐爱卿言之有理,朕说遣散一万内监宫女之事,的确考虑不周有欠妥当。朕用午膳的时候,做了个决定。
既然遣他们离宫,他们大部分已经没有可投靠的亲人,那就等于是抛弃了他们,逼他们走绝路。
朕怎么忍心如此,因此,朕决定,自愿留下的就留下吧。
但是留下不是继续做伺候朕的奴才,朕要请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