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九章 此毋须学也

刘毅却是不知道在雒阳发生的一切,此时他已经和太史慈赶回到了平寿县县城。

刘毅策马缓行,一面观察着平寿县的百姓,一面分神同太史慈闲聊。

“子义,我感觉平寿县比我们出征之时要好了不少,似乎百姓已经从以前蛾贼的侵害中恢复了过来,颇有些宁静祥和之感。”

这确实是刘毅回到平寿县城之后的第一感觉,在他率军出发征讨黄巾的时候,平寿虽然谈不上满目疮痍,但是也十分萧瑟。他那时候受到时势的影响,并没有着力于恢复民生,而是先侧重于发展军事,开始是谋求自保,后来又被粮秣所累,后来迫于何进的威胁,急于扩张。

在他亲自坐镇平寿县的那段时间,他大部分都是泡在了大营里,注重新兵的训练,对于政务其实只是完成任务的形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到率军出征,他就将那段时间表现较好的令书任命为假县丞,同时兼功曹一职,要求他在做好功曹本考核、监察等本职工作外,还要担起一县政务。其实他当初在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心里是没底的,但是那时手下只有令书一个是正路出生的士人,而且他在功曹上干的还不错,所以刘毅就咬牙让其顶上。

后来根据他布置在平寿县的联络使反馈来看,令书干的还不错,起码没有出什么乱子,他也就放心在外征战。反正大印在他手里,必须要经过县令处理的文书都是通过联络使来回传递的,刘毅也不怕出什么大的乱子。网首发

但是从现在他自己亲眼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令书干的恐怕不是“不错”二字可以评价的,应该是“极好”才是。

反正刘毅认为,除非是他自己另辟蹊径,用上现代的管理学思维方式,否则单论治理而言,应该是比不过令书的。他本以为这令书身为法家士子,主修的又是刑名,又不是什么历史上知名的人物,在治民上应该是一般般才对,没想到竟然把这一县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倒是小瞧了对方。

太史慈听到刘毅的话也是点头赞同,一副心有戚戚的样子:“确如明廷所言,我观百姓面上菜色已褪,且笑由心生,比我们出征之时好了不知凡几。”

刘毅闻言有些无语。

......能不能别说的那么直白!我也是精力没放在这方面好不?

他发现太史慈哪里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太实诚,说白了就是欠社会的毒打。要不是遇到他,放在一般的上司手里,就算是有能力也起码会被压制一段时间,磨一磨棱角。

不过他也没同太史慈多计较,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有搭的闲扯,一直走到了县衙。

门口的当值衙役一左一右立在原地,既没有站的东倒西歪松松垮垮,也没有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他俩见到有人策马靠近立即就看了过去,两人先是细细确认一番,随后高兴的叫了一声,“明廷回来了。”就呼啦一声凑了上来。

这两人都是刘毅走之前的老衙役,都认识刘毅,所以也没发生把自家县令拦在门外的乌龙事件。刘毅笑着同他俩招呼了一声,说了句“你二人如此尽忠职守,确实不易。”这倒不是客气话,他确实觉得这两人做的不错,比他想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相关阅读: 道祖,我来自地球抢救大明朝无敌升级王偷爱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绝世剑神霸占诸天何日请长缨秦时小说家汉阙我的18岁校花老婆西游之位列仙班明王首辅第一序列三寸人间天龙神主不朽神帝王者风暴万道龙皇美食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