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吃晚饭的时候,凌锦华指着罗子凌,对罗旭升说道:“你这儿子,比你强多了,心思灵活的紧。”
罗旭升有点尴尬,想了想后,干巴巴地回道:“他年轻,思维活跃。”
罗连盛接过了话,很得意地称赞起罗子凌:“我这孙儿确实不错,不只心思灵活,而且多才多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差。老爷子,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的孙儿,比你的几个曾孙,可是强了不少。”
“以后,也会比我的孙儿强,”凌锦华并没有否认罗连盛所说,瞄了一眼罗子凌后,再道:“只不过,你孙儿很多时候会意气用事。”
罗连盛却是不以意,“年轻时候,如果没有意气用事的时候才不正常。年轻人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年轻有活力,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就说出来去做。而不要像我们这些老头子一样,想到什么不愿意说出来,想做的事情犹豫再三后,还是不去做。”
凌锦华看了眼罗连盛,没有再说什么。
罗子凌忍不住,回击了凌锦华两句:“太姥爷,我就说个历史问题吧。李世民二十九岁当皇帝,这个年龄,正是人开始走向沉稳,但依然充满进取心的年龄。大唐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在一般能臣良将的辅佐下走向辉煌,并有了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试想,如果贞观初期,继续由李渊当皇帝,我想,贞观三四年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千里旅行不必带粮食,百姓安居乐业的情况不会出现。制定政策者的心境与进取心,直接影响了国政。李隆基刚刚接掌皇位时候,也是这个年龄,励精图志后有了开元盛世。历史上著名的盛名,唐朝就有两个,而且都是年轻的皇帝开创的。”
“你是说,我们老了,应该把位置让给你们年轻人?”凌锦华眼冒精光地看着罗子凌,“你对权力的欲望这么强烈?”
“我想不想无所谓,我只是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年轻时候,每个人都有进取心和开拓性。因此,我现在做的很多事情,你不必奇怪,你用年轻时候的心理去想的话,能理解的。”
凌锦华没理罗子凌的话,而是引用了另外一个历史名人的事:“汉武帝刘彻也是年轻即位,他也一腔热血地要击退匈奴,手下的几员大将挺争气,卫青、霍去病替他开创了无比辉煌的成就,匈奴人最终被打残,逃往欧洲。但是,文、景两帝积累的财富,也被他挥霍一空。晚年的时候,他看到了老百姓生活困苦,下了个《罪已诏》,以忏悔自己的错误。”
“但是,打仗并不一定越打越穷。就比如贞观时候,大唐每隔四到五年,都会对外大举用兵一次。贞观三年初到四年中的北征突厥,贞观八年至九年灭吐谷浑,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率军灭了高昌,贞观十九年,唐军灭了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亲征攻击高丽。除了这些较大规模的战争外,唐初时候几乎每年都有小规模的战争。战争是最烧钱的行为,但唐初时候,并没因为战争而导致国家贫穷,反而越打越富,就像现在的老美一样。更不要说,每一次胜仗,都是提升国力,提高国家声望的机会。大唐的荣耀,就是靠大唐军队打出来的,就像我们抗米战争一样,那两次援外抗米之仗,打出了华夏的威名,再没有人敢小看我们。”说到这里,罗子凌终于把自己想责怪凌锦华的话说了出来,“所以,我觉得,太姥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