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3 来吧,让数论支配你们的恐惧

在世界顶级会议的千人报告厅里做60分钟汇报是种什么体验?

一点不矫情的说,这个问题宁为还真答不上来,强答的话,大概也只能说一句,感觉还行。

因为即便已经开始坐在主席台上,能清晰看到下方的一排排人头,甚至还能找到就坐在第一排的沈教授、那位风格能自由切换的露西女士,跟他最熟悉的余兴伟。

但他完整的思绪依然不在会议上,脑子里不停蹦出的那些数学公式,直接让下方一个个业界大佬、顶级科技公司的技术官们幻化成了一个个数学符号。

怎么说呢?

他第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开始跟N-S方程死磕,并孕育出了湍流算法;第二次出现这种感觉,他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并宁愿晚一年考研,也要申请下来EDA项目;而今天,这是第三次。

就好像他的大脑里有什么东西在指引他应该前进的方向,当他遇到类似深入的讲解,就会启动,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他辗转反侧,让他欲罢不能……

又或者他的大脑想搞事情,搞大事情。

所以紧张?不存在的!

哪个数学家会看到上千个数学符号就紧张?即便是紧张,他也怕自己会忍不住冲动又去申请个新项目。

要知道他可是答应过鲁东义,明年爬也要爬取燕北大学数院继续数论的研究。

此时宁为只是纯粹按照惯性,阐述着早已经准备好的摘要。至于这帮人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完全不在他考虑之列,他甚至都懒得在汇报中根据PPT上的内容去引申,以延长报告时间,来缩减提问时间。

于是原本准备四十分钟完成的汇报,半个小时便翻到了PPT的最后一页。

当然这些恍惚的情绪,台下人是基本看不出来的,因为宁为的语言依然流利,需要的数据引用,也是张开就来,几乎没有半点卡顿。

所以这么快讲完,意外的只有他自己……

“额,嗯,以上就是湍流算法的设计思路跟方法概述,谢谢大家。”

台下应景的响起了一阵掌声,不算多热烈,更多的是礼貌。

毕竟一篇起码要研究一周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大概有个轮廓的开创性论文,要浓缩成一个半小时汇报完的摘要,其实内在的干货不可能太多。

起码他不能详细讲述论文中每一次数据迭代的处理,函数的发散跟收敛,每次递归判定、筛选及关联函数或方程的意义。

宁为不知道台下这上千人中,有多人曾仔细研究过他的论文,但他能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事先做足功课,把他的论文通读三遍,并做好笔记的情况下,肯定是听不懂的。

所以掌声并没有让他有所触动。

他只是静静的坐在位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这样算是僵尸吗(这个是僵尸吗)翼神世音大剑Claymore初恋限定死神候补生翼年代记你是主我是仆护花之龙的叙情诗秋之回忆 从今以后Again黏黏妖美少女重回那天恋姬无双外传 紫电一闪!!华蝶假面罗密欧的灾难天元突破 红莲之眼克蕾利亚传说地狱少女.hack//ANOTHER BIRTH.hack//G.U..hack//CELL灼热的龙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