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按照后世的严格标准训练而成的。用计谋,北海国军队行。要是硬碰硬,北海国军队一样不怵。
而明朝的文官,太过脑残,总想着靠自己的计谋解决对手,压根就没想过要通过训练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
只有戚继光,认识到了将士们本身训练水平的重要性。所以,他练出了一支无敌的戚家军。但可惜的是,后来戚继光的后台张居正倒台,戚继光也受到文官争斗的牵连,被迫下野。他的杰出军事思想,也被愚蠢的文官们弃之不用。最后一支戚家军,甚至被故意丢到辽东送死。
……
马林估计,就算大炮巨舰的思想正确,那些大明文官也不会采纳。他们要是肯接受这种思想,刘大夏也不会把郑和的航海图和宝船图纸都藏起来了。
无他,发展海军太耗钱了,维护费用也很惊人。但大明王朝的财政,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通没有眼光的限制,从来就没好过。
朝廷缺钱,这些文官们自然就反对大造战舰和火炮了。特别是马林献上的拿破仑12磅炮,用的是铜炮,平均每门炮就需要五六百公斤铜。对于比较缺铜的明廷来说,要是那些文官肯大批制造就有鬼了。
但马林却不能让明廷在和葡萄牙人的战斗中失利,因为,现在的皇帝是正德这个好战分子!
若是水战失败,那些文官就没有能力阻止正德发展海军了。而正德要是弄出强大的海军,东亚地区就没法安稳了。
所以,马林又提出了火船战术……
火船战术在明朝是非常有名气的,因为,现在在明朝很流行的《三国演义》,就特别提到过《火烧赤壁》。这个故事在明朝太有名,估计有说书人的城市,大部分百姓都听过这个故事。
马林提出火船战术,不仅让明朝人熟悉,而且,非常符合明朝文人“喜欢用智谋”的风格。
说到底,就算写《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罗贯中,其实也就是个半吊子文人。这货本来是辅佐张士诚的,但在罗贯中之流的半吊子文人“军事家”的辅佐下,张士诚干脆利落地输给了朱元璋。因为,张士诚太过迷信这帮半吊子文人的军事能力了。不像朱元璋,手下有徐达、常遇春等一干名将猛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小伎俩毫无用处。《三国演义》,也不过是一本娱乐大众的评书。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战争场景非常滑稽——堂堂主将,居然出阵和人单独斗将……这得多脑残啊……
然后,埋伏人也就简单几句描述——敌将大呼“不好,中计了”,然后就兵败如山倒了……
简单来说,《三国演义》这书,把士兵全当NPC了,而热切过分夸大了武将的作用……
……
但这种脑残的书,对士兵不行的明朝没啥用。可是,对本来士兵战斗力就很强的女真人就有用了……
努尔哈赤这个半文盲,就是受到了《三国演义》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