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于礼不合。
一般而言这种接待官员的时候该是设宴洗尘才是。
总不会是要杀朝廷官员马上造反吧?
难免又让人担心
“久闻可斋公大名晚辈初尉庆符时长宁军易士英将军便多次提及可斋公回护之恩感激不荆”
李瑕说的不是虚言。
早在兴昌六年李曾伯举荐蒲择之任蜀之后曾回护过李瑕。
当时李瑕投靠丁大全坏了名声。李曾伯传信于蒲择之、易士英提及刘整之事作为比方认为朝廷当用人不疑。
遂有了易士英和李瑕在巡司城关上的一场长谈之后兀良合台入蜀时长宁军还支援过庆符蒲择之后来信用李瑕也与此有关。
李曾伯当时根本不认识李瑕不过是抱着为社稷保存人才之念。
倒没想到这人才如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郡王言重。”李曾伯道:“郡王年十六即任官、年十八阃帅一方、二十一封王此皆先帝与官家之重恩。”
“也是军民百姓支持方能收复失地。”
两人说着这些已步入了大营。
李瑕抬手指了指大帐又道:“川蜀贫脊官场不宜兴宴饮应酬之风今日招待得寒碜还请可斋公见谅。”
李曾伯抚须道:“好啊临安风气若能如此国库用度可削减不少埃”
“朝中富裕不好相提并论。”李瑕道:“今日先谈陇西形势如何?”
“甚好便依郡王之意请。”
眼下并非战乱之际车舟劳顿到了地方之后马上就谈公事显然是颇失礼数的。
李曾伯却并无怨言心里是既欣赏又忧虑。
到汉中不到半个时辰先是见识了李瑕麾下的蒙古骑兵这是领兵之能;再是不设宴饮的简朴之风;此时径直谈陇西形势又可见行事作风
旁的尚看不出但眼前几个细节李瑕治政风气至少比抑武、奢靡、人浮于事的朝堂好不知多少倍。
“贾平章做事不拘小节。”李曾伯抚须叹道“想来若换平陵郡王入朝主政或能一扫沉疴旧疾。”
近来似乎人人都喜欢骂贾似道几句。
李瑕却是摇了摇头道:“扫不了。”
“郡王妄自菲薄了埃”
“并非妄自菲薄是真做不到。”李瑕颇认真道:“在陕川官员简朴廉洁或能改善风气在东南只会惹人耻笑。再说论宰执之能我逊贾似道远矣贾似道在做的我更做不到。可斋公就不必再哄我回朝了。”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