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昌。
李曾伯与廉希宪相处得并不算好。
他们各任陇西制置安抚使与副使是李瑕与朝廷相互妥协的结果李瑕放李曾伯过来任官朝廷任命廉希宪官职。
虽说各有分工一个施政一个领兵偏偏两人都是文武双全能对对方管辖内的事插上几句嘴。
再加上出身与立场不同看对方更是不太顺眼……
“稀客啊海牙公难得来我大营何事?”
“我不姓‘海牙’我们是父子连名家父讳‘布鲁海牙’家祖讳‘吉台海牙’海牙是父名不是姓。”廉希宪解释到这里摆了摆手“我既起了汉姓李公称我汉姓即可。”
“恕罪我不知你们畏兀儿人连姓也无。”
廉希宪上前几步走到了李曾伯桌案前提起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下几个字。
“维吾儿。”
李曾伯问道:“有何不同?”
“我们部族之名有‘团结联合’之意译为‘畏兀儿’不妥依李郡王之意译为‘维吾儿’更彰原意此名……美矣。”
廉希宪看着自己写就的那三个字不由再次感慨道:“美矣。”
他是真心喜欢这个族名便是与李曾伯合不来也不忘显摆一番。
李曾伯低头看去至少承认对方写得一手好字。
“廉公喜欢美名?”
“算是吧。”廉希宪应了想了想干脆大方承认道:“我确是想要青史留美名有何不妥?”
他一承认李曾伯反倒是无言以对。
两人这一照面寒暄的几句中彼此便看出了许多东西。
廉希宪为何归顺于李瑕?除了实力之外李瑕的施政态度其实是比忽必烈更包容眼光更深远的。
眼下虽还未有个成形的新制但廉希宪却能从如“维吾儿”这个译名等各种小事中感受到李瑕的理念。
哪怕就是为了青史留美名。
李曾伯也在反思。
大宋党争内斗确实是太久了斗得久了不自觉气量便窄了。
不得不说川陕风气是不同。陇西这边天高地广风景辽阔这边人也豪阔。
廉希宪在回回人里气量不算大的但比贾似道还是能容人得多……
“谈公事吧廉公今日来为的是山东李璮之变?”
“是啊。”
“牵一发而动全身谁能想到远在东海之滨的一场变乱还能干系到陇西时局?”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