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开战伯颜便跑来说十万大军“敌不过李瑕”换作是旁人听了只怕要以扰乱军心之罪处置他。
但耶律铸没有生气苦笑着往后一倚问道:“你可有良策教我啊?”
“退。”
伯颜只说了一个字。
耶律铸不由笑了笑因伯颜的坦诚相待而感慨。
作为旭烈兀派来的使者本不该插手大元的事务这是僭越、干涉。
从私谊而言两人也只相识数日。
可伯颜还是给出了建议证明他在短短数日内就看清了局势并了解了耶律铸的为人。
“战场上没有优势那我们做得越多就会错得越多。”
“我明白。”耶律铸叹息道:“李瑕想要拉拢诸王那我们与其留下与他对峙不如退回漠北。我们一走他们共同的敌人没有了很快就会内讧。退一步有太多的好处了啊该退……”
蒙军打仗时遇到难以长期占领的地方从来都是烧杀抢掠一番便退走就像当时阔端攻占成都。
对待成都如此对待别失八里亦没什么不同。
战略上确实可以退。
可是耶律铸的难处在于他个人。
若说西域一战的关键在于高昌是高昌城的失守导致大军被一分为二、合丹战死那这罪责怕是要落在耶律希亮头上。
儿子犯了这样的疏忽耶律铸若是不做挽回就直接退了心中难免不安。
他与伯颜的区别不是伯颜能想到的他想不到而是身份。
耶律楚材曾经对窝阔台汗忠心耿耿而现在的高昌之乱恰是拖雷家族与窝阔台家族之间的纷争。
“退吧。”伯颜又劝道。
他一共只说了这三个字。
耶律铸竟真就被他说服了道:“好那我便听伯颜的。”
两人心中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
本不该提出建议的伯颜提了建议表示愿为耶律铸一起分担。所以本不敢轻易撤退的耶律铸终于敢下决心。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必须要两个人有足够的默契、眼界、担当才能做到。
绝大部分时候退一步比进一步难多了。
……
诸王大军开始陆续向西撤退。
他们将沿着天山北麓而行抵达阿力麻里之后再转回哈拉和林。
“不去六盘山祭祀成吉思汗了吗?”出发前哈答驸马如此问了一句。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