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九斿白纛已从阴山上移下来重新矗立在大营里。
忽必烈是前天行军至此扎营夜里听闻了塔察儿、爱不花的败迹方才命人将白纛移至高山终于在昨日天明时收拢了溃军。
昨日大军便再未起行以张弘范为先锋作战并散出探马先了解了形势。
夜里和礼霍孙到张弘范大营中往返传递了两次消息在天亮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了大营……
两头大象正在营中走动随着它们迈动粗壮的四脚象耳扇动象鼻摇晃显得十分威勐。凡是前来汗帐奏事的人见了不免感到心中震慑。
忽必烈南征大理时对大象十分喜爱因此特意将他们带回离开前还要求大理进贡大象……只是随着兀良合台战死贡象之事便没了下文。
一座如宫殿一般大的金顶汗帐在营地的最中央。
帐篷由三十六根金柱支撑、五百根绳索固定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需要三百余步。两层楼高搭了楼梯上下。帐顶由金锦覆盖四角各设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鹰周围挂满了各色锦缎。
帐前立着两面大旗一面用汉字书着“大元”另一面用蒙文书着“大蒙古国”改国号为大元之后大蒙古国的国号其实没有废除蒙文文书中仍用此号。
而这座汗帐只由忽必烈一人居住它的后方还有数个相对小一些的帐篷那是察必皇后与其他皇后、妃子的斡鲁朵帐篷。
和礼霍孙带着几人踏上柔软的地毯一路走进了汗帐。
他们来得不算早帐内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了许多将领们身上带着浓烈的酒味、汗臭味以及马粪味与帐中的熏香混在一起成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这味道就像是如今这个大元的现状融合。
和礼霍孙认为这种融合恰恰是他的皇帝陛下的伟大之处。
帐中汉臣们站在一边蒙古人则站在另一边他犹豫了片刻还是站到了蒙古臣子的一边只是站得比较靠边。
又等了一会儿忽必烈才缓缓从后方的小帐里过来。
他披着镶金边的白色长袍体格魁梧。圆脸大胡子走路时脸上的横肉微微抖动。
像是大象。
但他比帐外的两头大象还要威严。
终于忽必烈坐下察必则带着另外五个随征的皇后在左右坐着。
“你们都到了。”
开口说了一句废话所有人连忙屏息静听。
以前蒙古大汗议事可不是这样不管是窝阔台在位还是蒙哥在位诸王都是你一句、我一句不停地说把大汗当作家长但忽必烈不仅是家长他还是皇帝。
一辈子追求的是皇帝的威严偏偏所有人都害怕他了他又显出一副和蔼仁慈的模样。
<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