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或者来历不明物品我都拿了出来。家里面衣服,除了我们兄妹二人的,就是床铺用品,我们兄妹也仅是留下了一人一套。”
断要断的干净。
熊浩将屋里东西全部搬出,那是连柴火都没有留下。
村里看热闹人员觉得熊浩傻,这扔出来东西,可是有他父母积攒物品。
“哥,这锅是咱家的,扔出去可就不能做饭了。”
熊娟护住灶台上铁锅,熊浩也知道自己过了。
“锅是咱家的,我还没傻到要扔出去。”
熊浩翻了个白眼,示意在一旁看热闹的马建国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作为我熊浩最好的朋友,你难道不应该帮我一起打扫房屋吗?”
熊浩家的院子不大,属于老式的四合院。
东面的厨房可以跑老鼠,简单的打扫打扫即可。
要重点打扫的是进门客厅以及原本属于他父母房间。
至于屋内物品,内部值钱物品早已经被他那个婶子拿走换钱。
若不是要留床住人,屋里这张特制的红木喜床都得抬走。
熊浩心情复杂的将原父母房间打扫干净,就看马建国鬼鬼祟祟的企图溜进属于熊娟的房间。
“干嘛呢?那屋让熊娟自己打扫。”
熊浩将马建国拉到自己房间:“建国,你知不知道咱们村的周边情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熊浩初来乍到,脑中记忆并不完整。周边地名,更是跟后世熟知的地名完全不一样。
准确来说,这里是一个类似祖国70年代末期的平行世界。各级行政区,也不是他所熟知的那34个行政区。
马建国狐疑的摸了摸后脑勺:“熊浩,咱们村的周边情况你不是比我知道的还多?
你忘了,你上个月可是和咱们梁老师帮县里统计了周边12个乡的物资情况?”
零零碎碎的记忆袭来,熊浩犹如看了一场黑白电影。
近几年风调雨顺,前湖县12个乡近100来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不缺粮食。但除了粮食之外,想要吃到肉类、蛋类产品,只能等到逢年过节。
“难不成我要从养殖场开始弄起?”
熊浩沉思片刻,以77年的社会环境来看,办理养殖场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若不办理养殖场,那他如何发家致富?
记忆中,第一张工商个体执照好像是80年从温州的工商管理局颁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