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将走后,郑成功在内签押房又考虑了好一会,才吩咐仆人伺候他更衣,准备前往孝思堂迎客……
瞿大人是当朝内阁大学士,论年龄也和自己差了好大一截,但毕竟与自己有同门之谊,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他不至于亲自前来问责。
是以,料他此行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企图,估计就是个引荐人的角色,无论如何,他身后的这个琴川侯,才是来客中的正主。
他决定以礼相待,先听听他们此行的目的再说。
虽说他已贵为郡王,还带着“国姓爷”的光环,完全可以不必摆出过于正式的姿态去欢迎一个侯爷。
但他知道,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所有的官职和封爵都是摆设,与朝廷大员打交道,完全靠地盘和实力说话。
礼多人不怪,为人低调一点,谦虚一点总是没坏处。
不过,郑成功也没放下必要的戒心。
这个琴川侯,他的大军已经杀至泉州,一路势如破竹,大有单兵突进,独力光复福州之魄力。
而此时他却率舰队前来,特地拜访他郑成功,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他果真对朝廷忠心耿耿,那么他此番前来,是希望两军联手进军,共同镇守福建,甚至协商下一步的北伐事宜。
不过,往坏的方面想,他也有可能挟天子以自重,借故责难他郑成功,削弱自己对福建的影响力,甚至摆明了要在福建洋面上插上一脚。
果真如此的话,决不能等闲视之。
反复沉吟后,他决定,先礼后兵,静观其变。
郑成功自问,在陆地上,琴川侯的人确实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战力,但在大海之上,谁都休想轻视他郑家的实力。
……
事实上,郑成功如此小心翼翼、顾虑重重,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久之前发生的两件事,确实令他有些心虚。
第一件事,由郑成功的族兄郑彩而起。
起初,早在隆武帝时,郑彩、郑联两兄弟的军队奉命据守厦门。
而镇守浙东台州、舟山一带的鲁王朱以海,早在南京的弘光帝被害后,就被手下大臣推举为监国,且常与隆武争正统。
郑芝龙降清,隆武帝在汀州遇难后,据守金厦的郑彩不愿投降,与定波将军周瑞一起,带领舟师四百艘来到了舟山,见机而动。
到了舟山,郑彩见鲁王朱以海处境困难,便将他迎往福建,朱以海才得以安顿下来,并封郑彩为建威侯,后又进封为建国公。
然而,郑彩拥戴鲁监国,实际上是想重演族叔郑芝龙操